2020/04/17

职场生态链

自古以来,所有生意的核心就两点,一是管买卖,一是管账目钱财。

大生意的核心就成了三点:

管买卖,管钱财,管人员。

超级大生意的核心变成了四点:

管买卖,管钱财,管人员,管流程。

这几个对于的职位就是:

买卖:销售和市场营销,
钱财:财务和会计,
人员:人事HR,
流程:运营

理论上说,这四点都有无限往上走,成为CEO的机会,但这里有个问题:

用人权和财务权,基本是高层垄断的,下属没有任何的决定权。

业务和运营有。

比如我怎么卖东西,我卖给谁,普通销售都是有决定权的。

业务流程过于庞大,上层无法总揽,必须分权给每个区域一线人员。

但是用人和财务,每个公司都是中央集权,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只有审批和建议权,没有发起权和决定权。

最简单例子:市场部决定今年招,多少人,花多少钱。

是市场总监提交,总经理审阅批准,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通过之后,达成的。

这个流程有时候会变,比如总经理觉得市场部门要加人,于是提出来,别的部门通过。

但是不可能反过来,永远不可能人事和财务部门觉得市场部要加钱加人,所以提出来这条。

从以上几点,你就能看得出来决定公司业务的,哪个部门话语权更大?

这个基本常识告诉我们:

1,想要有成就,就必须得去业务部门,最次也是运营部门,而不是支持部门,即财务和人事,

2,做业务不能榆木脑袋,只知道买卖,还得钻研预算,财务,管理,用人,流程。

2020/04/16

理想

理想

理想不是底线,可能不是必然。

很多人活着很痛苦,因为把理想当作了底线,把可能当成了必然。某科技公司员工跳楼事件就说明了国人风险意识的淡薄,把每年按部就班升职加薪这一种最理想的路径当成了必然路径。并以此为底线,按这个前提买房供房贷,结果没有升职加薪,房贷供不上,选择自杀。

很多人都是这个思维,底线就是明天会更好,明天不好了,他的世界就坍塌了,压根没想过明天没有今天好这一种可能。世界不如我意,就是世界不对,我就死给你看。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那里焦虑,焦虑是一方面,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但是把没有升职加薪当成是意外,从此沉沦堕落,这就是病态。一天到晚就知道瞎JB抱怨,你倒是想办法解决啊?

大丈夫能屈能伸,发展的路径曲曲折折,不是一蹴而就的。多想想其他可能性,给自己留条后路。 每个月挣多少花多少,还不上了花呗借呗网贷一起上,女的能卖逼,男的去死啊?找个对象ta没那么喜欢你,你伤心欲绝,就是不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本,长什么逼样,值得别人爱到心扉,就知道天天脑海里演韩剧。

2020/04/11

洪水学要义

作者:思想史研究
我奉劝大家,现在这个时候,不要再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的思想讨论,请停止一切讨论!因为每个人选择何种观念以及对事态做何种判断,都取决于其利益结构与智商。每个人的态度与观念,最终会决定每个人在即将发生的关键事件中的选择和行动。而这本身就是一次自然淘汰,那些判断力、智力、理解力不足的人,本身就要被自然筛选机制剔除掉。你如果强制用你的判断力干预别人的行为,就是人为干预自然规律,人为干预这次的自然筛选。

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信息是真理,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关注的媒体推送的是正确的,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分析是唯一能够生存的路径。好的,没问题,那么我们每个人只需要按照自己理解的态度,去指导自己的行动。把裁判权交给自然,如果你是对的,那么无论是自然规律、历史律还是神,接下来都会证明你的答案是对是错。你不需要说服任何人,只需要你自己相信即可。

不同位阶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会截然相反,事实并不是这个事物或对或错,而是取决于观者的层次,和他由此能够获取的有效信息。比如一个小学生理所应当会觉得一个初中历史老师知识渊博,思路清晰,不容诋毁。但一个大学生只需要听一分钟,就会判断出初中历史老师满嘴都是形容词和无效的信息,丝毫没有一丝实证性的史料。所以,每个人的价值判断都来自于他的位阶。对流浪汉而言,他能天天吃馒头就算幸福。而对你,天天只吃馒头就是噩梦。馒头本身是好是坏,是对是错?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收入或利益与就有的系统紧密捆绑,甚至简单的,一个刚结婚刚生娃买了新房刚进入幸福美满小日子一两年的人,他们不是不愿意接受真相,而是有意地屛蔽部分他们不希望看到的真相。正如《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中演的,当你切掉下面,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押在溥仪皇帝万寿无疆,由此寄希望于自己成为李莲英大总管衣锦还乡,那么你怎么可能接受格命军义正言辞的历史叙事。所谓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既然如此,那就请不要叫醒他们。


什么是冼脑?

每个人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接收到无数的信息,每个人头脑都是一个信息处理器在不停地运转,有的信息可能暂时看似无用,可能是街上偶尔瞥见的一个人,跟大妈随意搭的一句话,甚至超市排队听到前面一个陌生人讲电话的某句话,这都是信息。暂时无用的信息,看似很快就遗忘了,实际上从来没有,他只是保留在你的记忆库里,直到你某一天突然逐渐搭起了一个思维框架,那句隐藏的话也许因为有用,就突然浮出来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零件。最后的这个结构,就是你的认知结构和对自己如何做的行为指导。

好,我们现在回到冼脑,所谓冼脑,就是别人搭建好一套思维框架,而且他也具备很多案例支撑他这个框架,然后他告诉你框架和案例,你如果是个懒惰的人或者没有史料学训练或历史考据学写作训练的人,你就接受他的框架了。这就叫洗脑。但反过来,一个人自发形成自己的框架,难道也不是我们在自我洗脑吗。换而言之,如果当你发现,你三十岁或四十岁,通过三四十年积累的无数的视觉听觉文字影像材料形成了一个框架后,你会继续修改它吗?如果不会,那你就是反复地给自己冼脑。所以需要注意三点:

1、你首先应意识到,如果你搭建思维框架的材料全部来自你狭小的生活区,有限的交际,有限的视野,有限接触的国家地区族群,甚至你本身就生活在一个被封锁隔断信息的地区,那么从历史学角度说,你的史料一开始就是不完整的,是残损的,你的框架本身就注定是有问题的。

2、任何一个框架搭建好后,它都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它需要验证,但很多人误以为结束了,如果偶然出现不符合它框架的材料,它不是去修改自己的框架,而是刻意通过咒骂愤恨无数屛蔽来获得安全感,所以越大声呼喊的人,心底越是恐惧,这类人更谈不上彻底敢于推翻自己重建一套框架,否定自己四十年的生活经历,对他而言,代价太大了,就如同写了一篇十万字的论文,其实很多关键材料用错了,缺漏了,得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导师指出来,你却说你看看,我字数都这么多了,就算错了,也有苦劳啊,可惜,学术和人生都不会因为你的苦劳而过关,即使导师或生活放你过关了,它也终将在某一天给你致命一击。

3、由此你就要知道,你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安全,那绝非捂上耳朵,岁月静好,因为诸多小的错误,最终会累积成一个庞大的让你彻底无法扭转的错误,或者一旦不巧你遭遇了一个需要你做重大决策的事件时,而你选择错误,你就再也无法岁月静好。只有不断重复搜集、检验、怀疑、重建、修补你才安全。


喧传材料与分析技能(少数人的求生)

 史料学的关键,就是掌握第一手史料。所谓第一手,就是确定书写者的身份、时间、空间,三者能完全一致的史料才为可信的材料。在变乱之际,真人真声对事件的表态,弥足珍贵,尤其是关键时刻,必须要保证收到的每条信息都是它所呈现的时间、空间、画面、声音、人物五者绝对契合的才可信。任何音、文、画有剪辑痕迹的一概存疑。除此之外的文字,或他人的转述、旁白,在事后都有被发明为"矫诏"的可能。诸如抖音等这类平台,大量的视频都是图像、文字、旁白分离,这些视频从史料学角度讲,一概不可信。可惜民众主要获取信息来自这里,这也没什么奇怪,一个是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一个是民众本身就不会接受史料学训练的,他们只能接受轻松的、快节奏的、信息裁剪的、激动感情的事物。我们要明白,如果我们也停留在这个认知程度,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没经过大学文科训练的老百姓。

对我们这样普通老百姓根本得不到人家内部信息,就只能自己分析推理预判。什么叫预判,就是你搜集到10条真实率70%的信息,然后自己分析语境、考察史料,推出5条有可能的结论。然后接下来如果发生2条符合你结论的事件(即使符合度只有60%),那么你就要相信剩下的3条你推出的结论极有可能发生,然后开始筹备。这就是普通人在这个节骨眼的求生之道。进而循环地搜集信息,调整框架,重复预测、搜集、证实、调整、修改的节奏。越近的事越精确,逐渐完善准确度到99.9%。我相信,如果写过史学论文的同道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在历史学者眼里,历史一直是有两层叙事,甚至是多层叙事,最外层是呈现老百姓眼中的视频里这种历史叙事,线性、单一、清晰、流畅、上升。而越往内层越复杂,越混乱,或者如暗河的激流一样错综复杂,甚至很多时候还掺杂着逆行与倒退的,这是需要细细拆解分析的,需要掌握足够的材料信息去破译的,而绝不是把眼睛捂上就没事的,因为暂时的无视,会导致你一个又一个小方向的判断失误,大到囯家层面,小到每个人身家性命的抉择,但是至迟是2016年6月前后,越来越多敏感的人已感受逆流,可是表面的顺流同样呈现一种加剧推进的模样,这就有点恐怖了,就是你心里感觉非常不对劲,但表层叙事反而更加顺畅平滑,这就问题很大了。至于到两三个月前,乃至此时此刻,大多数的人还纠缠于表层叙事中,那实在是敏感度不仅低,而且是负值的人。

所以,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彻底崩溃的是,就算那帮人因为瘟疫事件被赶走了,留下来的都是一群没有任何思维训练和判断力的民众,一群轻轻松松就被别人带节奏的民众,这个Power真空会迅速被阴谋家占据,如果这伙人的传播技巧这么几十年来是重复循环封闭洗脑,那么未来新的喧传则是比这强十倍的更精巧的传销策略,现在的民众几乎是毫无防御力大脑裸奔的人,一想到这个,我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彻底感到绝望。对此,我只能想到本来就不存在"这个土地",本来就不存在"这个囯家",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共同体,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共同体,我顿觉没有了那种宏大的责任和压力,如果概念本身就是假的,当然就有了极力维持那个假象的无能为力。然而,凡所辛苦,皆是强求,一旦理解这点,一切豁然开朗。

 
喧传刺激与麻木策略(普通人的求生)

一切能看到的信息,都是被呈现推送给我们的信息。我们都是棋子,无论焦虑、诅咒、恐慌、激动乃至以为自己看到小道消息、外部真相、一线自媒体报道,我们的每个情绪都早已在内置在程序的进程中。我们无处可逃。永远记得这句话:相信政辅,可防可控,一切"有条不紊进行"中。(请玩味"有条不紊进行")。记住一点:如果一个态度和一个事情,是大部分人普遍倾向的方向,那么其中一定有问题。那些人,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空隙给我们,如果有,那就是故意留的。未来任何情况发生,任何受外部信息对你行动产生的影响,都不要去做。

最近才理解抖音作为内部喧传工具的用途。它就是把各种社会的失序的,奇葩的,没人道的事情来回推送,刺激你,最后让你麻木,然后你觉得再恐怖再悲惨的人也不过如此,甚至你还觉得不够刺激,不够惨,不够恐怖。然后你就成了这个国家里最麻木的一群猪,就是连鲁迅笔下的中囯人都不如的人,因为鲁迅笔下的中囯人起码没那么多信息,真看到恐怖的事情还会心里恐惧,而现在的人,已经麻木了,行尸走肉了。所以,日常用的抖音、快手、b站、微博主动推送的视频消息都是重要的大内喧平台,如果他们不揭露丑恶,你就可以放心,因为事情和以前运行的节奏是一致的,不会出大问题。可是如果他们带头黑,主动带节奏,同时出现异常愚蠢不作为乃至表现的如同低智商弱智,那就表明事情很复杂了。

大量的专业性文章,永远脱离民众的视野,也可以说有阅读能力看完专业性文章的人,本身就已经属于被自然筛选的有能力的人。那些自始至终不愿意改变思路的人,本身也有阅读能力障碍,属于只能集中精力三分钟看图像和影像(快手抖音)或者只能靠听觉接受信息的人,他根本不可能阅读并理解一万字以上的文章。所谓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对此,我们就遵从这次的自然淘汰就可以了。你不用期待有救世主出来将真相公之于众,因为大众本身就是可惜的,引导,本身就是喧传,因为群众只接受急速短期思考,刺激肾上腺素的影像,当你进行任何简化的写作时,这行为本身就是削除读者的自我分析能力。这是必然,不是走到这边,就是走到那边,无可奈何。

相信但凡写过科普文,或者以民众为受众的写作都理解一点。为了方便别人接受,你就必须得隐藏大量支离的线索,保留最简单,直接,轻松的主线,然后再进行口语化润色加工,甚至有必要增添大量的案例,最好你就构建了一个线性史观。当你希望最大化传递知识,你本身就意味着裁减材料与降低受众的理解难度。而正因为如此,民众的水平也就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档次。一直不愿意有主观的判断力。现在当下的问题就是,每个人,都只是被动的阅读公众号的文章,从不主动的进行分析和查证。所以每天几十篇错综复杂对立的文章,对他们而言,只是无法辨别,这就是目前大内喧和大外喧顺利进行的原因。所以,不要苛责专业文章太专业。只要你不培养民众思考能力,只是追求降低水准,降低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只会选择记住结论。这也是我国历史教科书的逻辑,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被简化成每个人都自以为知道的那些链条和结论,这才是如今穷途末路的原因。

所以请记住,自然淘汰,宇宙平衡。你会因为鱼没有进化出脚而生气吗?如果他不适合,他自然就会被淘汰,如果一个人的理论正确,那他选择的蒙住双眼,彻底屛蔽外来信息,也许是对他这个层级和水平而言,最高的求生几率的途径。所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分析能力缺乏的人的告诫是:如果你判断自己的能力低下,那就保持自己隔离,并且屛蔽一切信息,任何来源的信息,包括口耳相传的信息,永远不为所动,永远内心静止,瞎子和聋子一样生活,吃喝睡,类似真空的状态,这样你们或许可以免遭厄运。尤其不要看b站,抖音,微博或微信朋友圈阅读超过1万的文章,以及外煤狂转发的视频。记得,别人都看的,一定不要看,这样别人的心志骚动激动造作而付诸的行动,你也就免于去跟随,这样也就安全了。别人都去做的事情,你要去做,你就会一样置于危险的境地。

 
目前洪水的趋势和求生路径

大家对疫情太过恐慌,在恐慌中自发自愿接受即将逐一降临的战时安排,并且几个月在这种持续的恐慌中拥抱且认为这样的状态是保护自己的,是合理的,应该一直保持下去,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也是最恐怖的关键。疫情最终并不可怕,伴随疫情导致我们的生活模式、心态、善恶认知的改变才是重点。

那么什么事是你应该做的?通俗地说,农耕时代的人只做100%确定的事,而现代人则做收益大于风险的事。看似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事,但实际上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在最一个潜在的风险评估。比如你在车站等公交,你要等的公交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甚至有可能司机撞车了、突然地震了、公交公司瘫痪了,从概率上讲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但你还是会等,因为你知道你最大的风险损失只是浪费十分钟等车的时间,而那几种公交不来的情况概率只有0.1%,所以通过风险评估,你会等。但今天你如果在西安街头等公交,你知道公交改成一小时一班,而且极有可能因为你信息不确定或偶然的因素这个车就不来了,你的成本可能是浪费一个小时,而公交不来的概率变成50%,风险大于成本,通过衡量你决定不等了,这就是你头脑中行动的产生。

好,所以我们可以回答,什么事是你应该做的?那就是你付出成本小于你承担风险,或者说你获得收益明显大于你风险的事情,你都应该去做。比如这个时候,你要不要囤粮,你的成本是提前支出300元钱卖粮,而断供应链的概率从日常的0.001%,升到现在的20%,你那两百块钱提前预支和不预支存银行的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粮食也不会放坏,也就是你的成本约等于零,你却规避了20%断粮饿死的风险,那你当然应该去做,而不是等到菜市场大妈告诉你明天100%超市会限购的时候才去抢。又比如你要不要取现金,在平时,你的现金放银行理财的年利率是4%,但现在货币突然崩/溃或者突然暂停使用电子支付,改成六十年代供销社全民配/给制的情况从以前的0.0001%上升到10%,于是你评估了一下,你的损失是4%的利息,而你规避了那10%可能几个月后身无分文被迫使用粮/票遇到急事寸步难行的恐慌风险,那么这个行为你就应该去做。所以,我们的行为一直都是做"值得做"的,而不是做"不得不做"的。每个人都应该依靠头脑分析利益和风险比例去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依靠恐慌、焦虑、意气、投机、猜测、算卦、不知来源的小道消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这次事件是个公开的智力测试题。不仅是材料搜集和分析能力,而是所有环节中每个人的表现都暴露出来智商,平时那些装神弄鬼,高深莫测的大师们,那些装作手眼通天,上面有人的老板们,到底是什么水平,到底他分析能力多强,家底多殷实,到底有没有能力提前得到一手消息展开身家性命的行动,你都可以看出来了。很好,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水时刻跑路的禁忌

去年年初我研究清末流民事件时,理解了那点,如果所有人都潜意识认为自己所知道的那个小山村避暑山庄,西南或西北的某个小县城是避难的世外桃源。实际会恰恰相反,其他人也会跟你想的一样,而那个小区域理所当然就无法承担突然暴增的需求而发生瘫痪,一开始是塞车,接着就是物资价格暴涨,最后就是失序和抢夺以及随时任何事情都轻易激怒的暴力攻击。结果比你不跑还要惨。尤其是对于我们"聪明"的中囯人,我们最善于自保,钻空子和占小便宜。在危机的关头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最大化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越是这种聪明,越形不成任何互保的机体。因为三点:1、每个人都懂得给自己留一手,2、危机时刻出卖队友,3、寻求特权和特殊福利。这是历史检验无数次的事情,所以最终的结局就是轻易被异族逐个击破,或者成为汉奸,或者在资源争夺战中互相仇杀而死。


最后的寄语:任何战争、天灾、人祸,最终都会有少部分人活下来。你需要学会的是反向操作。或者预先超过大众进行分析,按你的分析决定你的行动,而不是靠预测、恐慌、意气、小道消息。你不用战胜天灾,你只需要比大多数人强,你就能够活到最后。

2020/04/09

思想资产

为什么我们讨厌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从资产角度看,观点不同意味着对我个人价值的贬低,相当于破坏我的财产。
观点是我们的"思想资产",资产是未来可以产生收益的,比如对房价看涨还是看跌。但是思想资产的计价只能通过自我认可或别人认可。当别人不认可你的观点时,就是在损害你的思想资产的价值,即损害你的身价。
一个人的观点与大众不一样,会通过强烈自我认可来维持自己思想资产的价值,建立心理防御导致自负,否则会陷入自卑。
一般来说,一个人对异见者讨厌,这个人就越自私,越自我中心,越不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越难合作。

2020/04/08

择偶方法论

1、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择偶范围,不同身份能力的人可能在很多项目上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总有一些原则是通用的。

2、优势互补。两个人结合最应该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双方各有优势,能够弥补个人的一些短板。比如说男方有钱,女方有权;男方有房子,女方有北京户口;男方有产业,女方有名气。两个过于相同的人结合就没什么意思,比如雷军和董明珠结合。两个企业家都不缺钱,都忙的要死,谁也不能迁就谁,这种结合就是错误的。

3、性格符合。这个非常重要,两个性格完全一样的人是无法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个人强势,一个弱势;一个刚一个柔;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有主见,一个耳根子软;一个好说话,一个不讲理;一个急脾气,一个慢性子,这样两个性格互补的人在一起才能长久相处;如果都是一样谁也不让谁,谁都把尖,那就没法相处。

4、门当户对。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的资源整合,门当户对与否对婚后两个人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千万不要跨阶层婚姻,除非一方做好思想准备,比如老丈人是高官,男的利用这层关系往上爬。老公公是富豪,女的利用这个改善生活。但一定要记住,出身的卑微会让你永远抬不起头来。有很多女婿在利用了岳父资源上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离婚。阶层的差距是一道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5、男人找老婆要记住,你找的不仅是老婆,更是老婆一家子。作为过来人,我真心劝没结婚的男同学在恋爱期间好好考察一下女朋友的家人,重点考察未来岳父、老婆的兄弟姐妹。如果未来老丈人是一个窝囊废、没能力,在家没地位,有些不良习惯等,女朋友再好都要慎重再慎重啊,你不知道这个苏大强将来作出什么幺蛾子来。反过来也适用。

6、女朋友有哥哥弟弟的一定要慎重。如果大舅哥小舅子有正当职业,有自己的事业,那没事。如果是个无业游民、妈宝男之类的,特别是就这一个儿子的家庭,直接分手,别犹豫。将来这个小爷会联合他爸妈会搅和的你家不得安宁,如果一时心软,后患无穷。当然一种情况除外,就是你老婆能与很好的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做一道防火墙,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很难。

7、女人找男人还是公务员、律师、医生第一优先级。当然一般来说你是抢不上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IT男,钱多话少死的早,特勤俭节约,攒钱就买房。尽量不要找跑业务的,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几乎是没有例外。

8、女人找男人一定不要找一碰就炸,情绪不稳定的人,发现有这个问题立刻分手。他要死要活的闹不管他,逃跑、消失,别再联系。反过来也适用。

9、女人找男人不要找天赋没有兑现的潜力股,那是赌博,十赌九输。一定要找证明过自己的男人,比如考入名牌大学,攒钱买了房子,有一定的资产等。如果你相信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奋斗逼,等着倒八辈子血霉吧。

10、不要找有明显性格缺陷的人、不要找有有重大缺点的人。不要相信他们能改,小半辈子都过了,不会改了,结了婚就现原形了。

买房

"中国人传统就是要有房子。买了房才有安全感"。 然而中国人历来的传统是:乡村买房盖房,城市租房赁房。 白居易去长安时被开文字游戏"长安居大不易",34岁时在农村买了套房子,到50岁才"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在长安有了房子。 《水浒传》里,宋江给阎婆惜找地方住是租房。武大郎带潘金莲到阳谷县是紫石街租房子。 苏轼第一次买房,是47岁离开黄州,在宜兴买的:还跟苏辙借了七千贯钱。 《骆驼祥子》,祥子和虎妞结婚,也是租房。 《围城》里,方鸿渐跟孙柔嘉在上海结婚,是租房: 张爱玲《鸿鸾禧》里那对上海伴侣,结婚也是租房: 鲁迅在上海、冰心在北京,租了很久的房。 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乡村的偶有盖房,城市里基本等单位分房。 1998年住房改革落实后,城市居民才有买房这一消费习惯:不到二十年而已。 2017年彭博社数据:法国1981-1998年间出生的一代人,自有房率只有41%,小巴黎的居民,大部分是租房。 所以城市居民买房,说穿了是为了买那点本地户口居民的差别待遇,这是本经济账。 但中国传统来说,城市居民是不太买房的——拿传统当借口来压人的长辈们,除了极少数人,若非揣着明白装糊涂,把乡村和城市的房子混为一谈,就是忘了自己当年等分房的日子了。

K12为什么是个好生意?

1,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有2.76亿中小学在校生,和每年只有100多万人的出国留学培训市场,只有250万人的考研培训市场相比,这是个非常壮观的大金矿。

2,需求刚性。中小学是升学考试教育,需求刚性。

3,客单价高。一门课一年收个2000到5000很轻松。

4,复购率高。一旦获客成功,对学生就会有很强的黏性。

5,服务周期长。可以从小学一年级服务到高三毕业,理论上一次获客,可以服务很多年。

6,市场规模稳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近年都在稳步回升和上升,随着二胎政策落地和全面放开生育的预期,生源有保证。

7,商业效率在提升。由于人口不断地在向一二线城市集中,孩子们尤其是有消费力的孩子们也都在往一二线城市集中,使得曾经极度分散的行业商业效率大规模提升。

8,商业模式可扩展性好。现在新东方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K12品牌优能教育,同样,学而思也在涉足少儿编程、学前少儿英语等领域。在基础网络系统搭建好的情况下,在校区运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商业模式的扩展边际成本低,只需要招老师就行了。但是对于新机构来说,成本很高。

9,最大的问题是:对于新机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且由于巨头的不断扩张,会逐渐侵蚀行业本来分散的空间。但是窗口期还在,在万马齐喑的创业赛道里,K12已经算是少有的亮点。

2020/04/07

如何度过低谷期

低谷期,最难的是什么?不是说具体的生活有多难,而是看不到希望。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笃定自己一定能出头,那么所有的苦都不算无法忍受,怕的就是看不到黑暗。

刘慈欣曾经形容死亡: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死亡"

人在低谷期的时候,很像是走夜路,你不可避免地会感觉黑暗、漫长、孤立无援,有的人觉得无法忍受,就破罐子破摔,整天自怨自艾,结果就是让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

我曾经经历过一败涂地,那种低谷的滋味,确实跟死亡相似。深渊最大的危险并不是你掉下去会粉身碎骨,而是你只要掉下去,就可以结束一切。所以在低谷期,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冷静、耐心蛰伏。

1、认清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平复情绪。

大多数事物的发展路线都是成波浪线型前进的,人生也是如此。所以你可以画一幅波浪线图,标出你目前所处的位置。如果你觉得自己目前的状况已经差到了极点,没有再下沉的余地,那你就将位置标记在波谷。然后你要去认真观察这幅图,告诉自己,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低谷就会有高峰,虽然不知道高峰什么时候回来,但是它一定会来,并且放任自己在低谷中干等是无用的,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奋力往上爬,加快高峰的到来。

另外,思考究竟是什么事件地发生让你陷入低谷的,找出你在这个事件中出现了失误的原因,并把它写下来,即使你暂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先知道原因也能够帮助你理清低谷期纷杂的头绪,至少能为以后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

2、控制你当前所能控制的事,拿回掌控权。

有时候在某一个领域的失败会让我们的所有生活都受到负面牵连,甚至产生全方面的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导致自暴自弃。所以如果你不想陷入谷底太久,就要努力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要努力将某一点的失败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试着多去做一些能够给生活带来比较明显的变化、并且你能够完全操控的事情,比如说锻炼身体、收拾屋子、培养一个爱好,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掌控权回到了你手上,进而提升自信。

3、了解自己的天赋和长处。

低谷期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审视和挖掘自身。想要摆脱低谷往上爬,你就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实力认识不清,眼高手低注定失败,过于自卑又会让你丧失很多的机会。对于了解自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测试,各类型的职业、性格、思维管理测试、技能测试都可以。

4、借助他人的力量,找一个向导。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当我们自己能力不够时,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对于低谷期,有一点常常会被大多数人所遗忘,那就是,这个低谷不是只有你待过的,在你之前其实很多人也都曾经待过,这个坑有人曾经踩过并且他最终成功逃出去了,所以,首先着意味着这个谷底是有逃出来的希望的,然后,就是有人已经掌握了成功逃出去的方法,那么找到那个人,让他成为你的引导,告诉你怎么到达你想去的那个地方。

5、给自己设置一个具体的竞争对手。

你要设置一个可以竞争的对手,然后你要做的就是追上TA,超过TA。爬山的时候,如果你只是自己一个人爬,那么你很可能会在从山脚到山顶的漫长距离中因为累、无聊、缺乏动力而放弃。那如果你和一个竞争对手一起爬呢?你想要赢,输了会丢面子,所以你尽管也会感到累,但是你不会感到无聊,你会努力的去超越他,然后在不断的而竞争中,你就在升级了。

6、杜绝不良嗜好,放弃幻想,磨练自身。

想要改变,一定要跳出负面循环系统,从自身、生活、环境上把不利于自己的事情都甩掉。然后通过激励、学习把自己引入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正向循环。低谷期其实就是你的蛰伏期,是一个机会。既然命运让你在这个时间段里蛰伏,那你就回到洞里,专注修炼。感到悲伤沮丧无可避免,但是切记不要沉溺。一个快速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是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可以是专业知识,可以是工作技能,总之,在确定目标后,制定相应的计划。然后把每一件当下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不断向上爬。

发布了头条文章:《冰箱竟是健康杀手!学会这3步还你一个干净冰箱!》 冰箱竟是健康杀手!学会这3步还你一...

发布了头条文章:《冰箱竟是健康杀手!学会这3步还你一个干净冰箱!》 冰箱竟是健康杀手!学会这3步还你一个干净冰箱!

2020/04/06

说服

估计现在热衷于说服别人的就是我爸妈或比他们更早一辈的人了。比如一个表现是,热衷于说服你国家和党是好的优越的。

说服,就是追求普遍同意、追求一致性。但是,比如一个民主训练的社会都会明白,在阶层或利益不同的群体间,追求"一致同意"本身就是可笑的。每个人的阶层和归属群体不同,相应利益链必然有差异。而什么是改革,任何改革无论是郑国的子产还是伊朗的霍梅尼,其本质都是削弱相应的受益方,来增加另一方的受益。简单说,政权只可能追求最大化的满意,但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最大化的满意。或者说国家的演进从古代到现代尽管有各种运动和革命似乎换了不同的政府,但长时段来看是国家作为一个机体,就是不断进行内部的资源汲取策略和资源分配的调整。

这就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你父母觉得国家在变好,你却在各种食品生育教育医疗货币保值等问题上感到愈发的悲观,这根源在于传统社会是小共同体社会与农业社会,不要说一家人,有时候一个区域内部都可能处于同一种共同利益层面,但是现代社会导致的人口流动和跨时空盈利,所以任何个体都处于独立的利益链,人与人看似在一个城市、一个聊天群组、一个家庭、同属同样的血缘共同体,但是感受却存在极大的差异。这就是我早上说的:现代的一切困扰,就是我们要不要直面自己已经是现代人的困扰,或者说已经接受自己是现代人的人同尚未接受自己是现代人的人之间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