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转:超级富豪们的家庭出身

文/何加盐

你知道黄光裕和曹德旺,都是什么家庭出身吗?讲老实话,以前我一直以为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背景。直到专门研究过后,才发现:
黄光裕的祖父是大地主,外祖家族是泰国巨富,小时候他和哥哥就听惯了父母讲祖辈如何经商和致富的故事。
曹德旺的曾祖父是地方首富,父亲是在海外赚了大钱的归侨,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滩开夜总会和百货公司。
黄光裕和曹德旺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祖传的天分、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和耳濡目染的传承,绝不是寻常的农民子弟能达到的。

除了黄光裕和曹德旺以外,想必你还听说过:
马云的父亲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集团董事,王兴的父亲是龙岩市的水泥大王和亿万富翁……
哪怕我们印象中出身极度贫寒的刘强东,虽然父亲只是个跑船的小老板,但祖父也是资本家。
这些例子促使我思考:怎样的家庭背景,才能培养出一个超级富豪?
为此,我们专门梳理了曾经的22位中国富豪,分析了他们的家庭出身。

需要说明的是:我当时挑选这些人作为写作对象,并不是根据家庭出身刻意选择,而是看事业的成功程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结合我个人的研究兴趣。所以,从家庭出身的角度讲,这个挑选是完全随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由于样本数量不够大,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请大家注意分辨。

令人沮丧的是,我发现:今天成为超级富豪的,他们的祖辈或者父辈往往都已经是当地出类拔萃的存在。真正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少之又少。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22位超级富豪家庭出身的基本情况。

 
第一类:家里拥有一定级别的政界背景的,共有3位:王石、柳传志、曹德旺。
王石:万科创始人。父亲是大别山老红军,母亲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东北锡伯人。解放后,父亲官居郑州铁路局副局长;母亲是郑州火车站副站长;前岳父王宁是广东省委副书记。

柳传志:联想创始人。父亲柳谷书解放前是上海金融系统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后曾参与中国人民银行筹建工作,后来在中侨委、贸促会等部门任职,退休后被贸促会派任驻香港公司的负责人。是新中国第2号律师证持有人和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开创者。

曹德旺:福耀玻璃创始人。曾祖父曹公望是福建省福清县首富;父亲曹河仁是旅日华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富商,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百货的股东;哥哥官至福建省副省长。

第二类:家里有较好的经商传承或国企领导干部背景的,共有5位:黄光裕、刘强东、王兴、马化腾、冯仑。
黄光裕:国美创始人。祖父是大地主,外祖家族是泰国著名侨商;父亲黄昌义是入赘女婿,曾经当制油学徒,后来做小生意;母亲曾婵贞,家里拥有制油作坊,经常给黄光裕兄弟讲祖辈经商的故事。

刘强东:京东创始人。祖籍湖南湘潭,曾祖父移居苏北,在骆马湖和京杭运河做货船生意;祖父是资本家,后来被镇压;父亲为跑船的个体户,80年代初就拥有自己的货船。

王兴:美团创始人。祖父是龙岩二中教导主任,龙岩市歌舞团编剧,文革期间受迫害自杀;祖母是厦门大学经济学毕业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资本论》中文版译者,厦门大学校长);父亲王苗是福建省龙岩市水泥大王,亿万富翁。

马化腾:腾讯创始人。父亲马陈术是深圳盐田港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冯仑:万通创始人。祖上是地主,后来破产;父亲是陕西某国企工会负责人。

其中,黄光裕和刘强东由于小时候都出身贫寒,可能会存在一点争议。但从祖父那一辈来看,他们家族都有着深厚的商业传统,都曾积累过巨量的财富。而且,他们的父辈,也都是生意人,而不是普通农民。

第三类:家里在文化、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共有2位:任正非、马云。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父亲任摩逊曾创办贵州镇宁民族中学,先后担任贵州都匀一中等学校的校长,退休前是都匀市政协副主席,在贵州省教育战线有一定知名度;母亲是中学老师。另外,其前岳父孟东波是四川省副省长,但是由于任正非创立华为之前就已经和前妻离婚,他的创业史和岳父应该关系不大,所以我们不算做他的家庭背景。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父亲马来法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母亲崔文彩是评弹演员。虽然他父亲的行政级别只对应正处到副厅之间,但是曲协主席这个位子在浙江省文化界举足轻重,也能接触到地方上政商两界高层人士。

上面这三类共10位,可以算是上层精英家庭出身。他们的祖父辈或者父辈,都在社会上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或者在事业上(文化、教育、商业等)有一定的成就。

第四类:普通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共有3位:程维、张一鸣、周鸿祎。
程维:滴滴创始人。父亲是江西铅山县公务员,母亲是数学老师。亦有传言说程维父亲是某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或某市副市长,但经查证,都和程维对不上号,应该是谣传。

张一鸣:字节跳动创始人。父亲是福建龙岩市科委普通干部;母亲是护士。后来父母下海到东莞开电子产品加工厂,但生意做得不大。

周鸿祎:360创始人。父亲周学斌和母亲胡少先均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同为河南省测绘局工作人员。

第五类:教师家庭出身的,共4人:段永平、雷军、方洪波、李想。

段永平:步步高创始人。父亲段锡明是南昌工程学院(原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思政老师、母亲彭建华是同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雷军:小米创始人。父亲师范学校毕业,在县城当老师。亦有人说他父亲是电信系统的高官,但经查证,应该是谣传。

方洪波:美的董事长。祖父方树伯曾在冯玉祥手下当过县长和少将军法主任,解放后为安徽枞阳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父亲方继达是村里第一个师范生,后来为中学老师;母亲是医生。

李想:汽车之家和理想汽车创始人。父母都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父亲是剧团导演,母亲是教师。

上面这两类共7位,可以算是一般精英家庭出身。他们父辈虽然算不上地方上有影响力或事业上有重大建树的人士,但是都属于上过大学(或师专)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学历、眼界、社会地位还是教育孩子的条件,都超越了当时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农阶层。

第六类: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共3人:董明珠、黄峥、李彦宏。
董明珠:格力董事长。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具体职业不详)。

黄峥:拼多多创始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具体职业不详)

李彦宏:百度创始人。父亲是晋东化工厂锅炉房工人,母亲是皮革厂工人。

这一类3人,可称为普通家庭出身。他们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日子还过得去,称不上贫困。孩子可以安心读书,还能享受到课外班、夏令营等福利,只是在创业上得不到父母在知识和资源上的帮助。

第七类:贫困农民家庭出身的,共2位:俞敏洪、王传福。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父亲为木匠,母亲当了生产队妇女主任,80年代办工厂成为万元户。

 

王传福:比亚迪创始人。贫困农家出身,父亲为木匠,在王传福13岁时去世;母亲为普通农民,在王传福15岁时去世;哥嫂做小生意供王传福读书。

 

这一类2人,可以算是贫困家庭。小时候都过过长时间的苦日子,学生时代还要帮助家里干农活,属于“能够活着,都已经拼尽全力了”的类型,没有机会接触商业训练,也无法享受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图书馆、辅导班等。祖辈和父辈对干事创业帮不上任何忙。  


看了上面这22位超级富豪的身世,相信你会有很多感受。我把我自己的感受总结为下面几条:

一、精英家庭相对容易出超级富豪。

22位超级富豪,精英家庭出身的有17位,占77%,其中上层精英家庭又比一般精英家庭更容易出超级富豪,比例为10:7。考虑到上层精英家庭在人口比例中的占比本来就极少(估计位居前0.1%),其成功概率比其他家庭要高很多倍。
当然,也并不是越精英的家庭越容易出现超级富豪。这里面官位最大的也就是王石的前岳父为省委副书记,曹德旺的哥哥做到副省长;财富最多的也就是王兴的爸爸是个地区性土豪,马化腾的爸爸是上市公司副总。
也许,家庭到达一定的层次以后,就具备了竞争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成为省部级以上领导或全国知名的亿万富翁。

二、工农家庭较难出超级富豪。
22位超级富豪,出生于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只有5位(23%)。其中,农民家庭出身的,更是只有2位。考虑到中国农民的巨大基数,这个比例真是少得可怜。
工农出身几位超级富豪,一般都是遇到了贵人,或者自己有过硬的技术,才走上成功之路。例如:董明珠遇到朱江洪,同时自己在销售上也极具天分;黄峥遇到段永平,同时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也出类拔萃;李彦宏是网络搜索技术的大拿,俞敏洪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英语培训师,王传福是搞电池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家庭背景的缺陷或者避开这一障碍。

三、纯粹务农为生的家庭,很难出超级富豪。 
样本中,家庭以种地为生的一个都没有。就算俞敏洪和王传福是农民家庭出身的,但也不是纯粹务农,他俩的父亲都是木匠,属于农村里的手艺人。这又比纯粹的农民条件更好一些。

当然,我这里的样本太少。如果我们放眼全国,总能找出特例。只是,这样的例子太少太少,也说明农村孩子在财富上获得超级成功的概率太低太低。对于真正务农为生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而言,这个统计结果,真的是非常苦涩。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样的结果呢?我认为,超级富豪的成长,需要家族积累和传承。

黄光裕、曹德旺、刘强东等,家里都是几代经商;柳传志、王石、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父辈都已经在社会到站到了一定的位置。

即使是普通公务员或教师家庭出身的,其父辈往往也已经是他们所出身的村子里,第一个走出村子吃上皇粮的。例如雷军的父亲和方洪波的父亲,都是村子里出的第一个师范生和教师,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他们自身的成就也许不是特别高,但已经足以给后代一个远超普通工农家庭的成长平台。只有家里拥有一定的背景,才能积累和传承商业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资源,或提供成长的条件。
例如,黄光裕和曹德旺的父母,可以给孩子从小灌输与别人打交道的能力、经商的意识和经验。孩子长大后,从商的意愿、见识,办事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超过一般的小孩。
王石年轻时参军、上大学、找工作和早期创业,都离不开家里的背景;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在柳传志早期读书就业的过程,以及联想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雷军可以从村办小学转学到县城名校,周鸿祎、王兴都是全中国第一批用上电脑和互联网的人,张一鸣从小听父母讨论各种科研、发明,马化腾14岁就可以买天文望远镜,冯仑从小就能看到工会图书馆大量的书、包括“仅供内幕批判”的读物,这些都离不开家庭条件的支撑。

而上面这些,都是普通的工农家庭无法提供的。更何况,每天饭桌上的交谈,待人接物的言传身教,不同家庭之间不啻天壤之别。

当精英家庭在讨论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对家庭有什么利好时,农村家庭可能在讨论家里的老母猪又生了一窝小猪,孩子要每天早一个小时起床多打一篮猪草回来。
精英家庭孩子习以为常的商业社会“什么事该怎么做、什么话该怎么说”,对普通工农孩子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样,在踏入社会时,他们在商业上的起点,完全处于两个层次。

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李彦宏、俞敏洪、王传福等人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天道不绝,终留一线。只要足够努力,掌握一门绝活,加上一点好运气,贫穷家庭出身的人,也有希望成为大企业家。

这个统计结果最终给我们的启示是:
1.如果我们自己只是出生于普通家庭,想要成功的话,就需要比那些出身优越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本来起点就比别人低,还不加倍努力来弥补这个差距的话,那就不要奢望获得大的成功。
2.与其抱怨祖辈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出身,不如自己努力奋斗,给孩子一个好出身。
你不一定要成为巨富或者高官,只要在一个小范围内能成为出类拔萃者,你的孩子可能就具有了更好的竞争优势。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奋斗,也许这一代人只是往上走一点点,但是能够给孩子留下一个更高的起点,也已经功德圆满了。
最后,这里统计的是超级富豪们的出身,并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你也曾梦想成为超级富豪,或者希望后代成为超级富豪,可以把上面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作为参考。

而如果你并不想成为超级富豪,也不奢望后代成为超级富豪,当个八卦看看即可。毕竟,人生有无数条路可以走,谁说一定要成为超级富豪,才算成功呢。


2020/08/30

英语口语中的“肌肉男”

(1)肌肉男的形容词
Masculine(形容男性化), Macho(突出男子气慨), Muscular(突出强有力)
e.g I love seeing guys work out at the gym because they look so macho and masculine.
我好喜欢看在健身房运动的男生。他们看起来好健壮,好有肌肉。
  
(2)肌肉男的肌肉多寡排序
(a) beefy
肉肉的,结实的 
e.g I find Antony so beefy!
我觉得Antony好有肉哦。
  
(b) buff 
壮硕魁梧的
e.g Your boyfriend is buff! He should be a bouncer.
你男朋友好壮啊。他可以去当酒吧里的保镖。
  
(c) cut
非常有肌肉的
e.g Richard is so cut. I can see his six pack through his shirt. 
Richard好有肌肉哦。我隔着他的衣服都可以看到他的六块肌。
  
(d) ripped
非常有肌肉的,可以看到一块一块的肌肉与一条条的血管
e.g I've been working out with weight's for months and now I'm ripped.
我已经举重健身好几个月了,现在我有非常明显的肌肉。
  
需要指出的是: cut和ripped 几乎一样,但是和beefy不一样,beefy的肌肉没有那么明显,而ripped的肌肉是一块一块非常明显。

你的事业下坡路,来的比你想象的早得多


“职业成功人士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试图无限期地停留在巅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Neugeist(ID:Neugeist) ,作者:Arthur C. Brooks,翻译:陈小树、汉那,编辑:EON,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

“总还有人需要你的。” 话音来自一位坐我身后的老婆婆。这是洛杉矶到华盛顿的深夜航班,机舱昏暗寂静。一个大概是她丈夫的男人喃喃答到,“我希望我已经死了”,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老婆婆说:“噢,别再说这话了。” 我无意偷听,但实在忍不住。我一边听着,一边以不怀好意的想象力脑补了老头的形象。

我想象这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一辈子默默无闻,人生梦想未能实现,不是事业没达到意想高度,就是没敢闯荡领另一番前途,或者没把创业念头付诸实践。 当飞机降落,机舱亮起,我终于看清了那个已经活得凉掉的老头。我惊了,我认出了他。

他曾叱咤风云,今天依旧举世闻名。 哪怕他已经八十好几,他多年前的勇气、成就、和爱国心让他依然像英雄一样被爱戴。 当他走上我身后的机舱过道,各位乘客纷纷对他表示敬意。机长站在驾舱的门口,留住了他,“先生,我自小钦佩您。”这位年长者,尽管几分钟前显然想死,此刻由于往日辉煌得到认可,而露出了骄傲笑容。 出于私心缘故,这个矛盾的场景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彼时是2015年夏天,我刚过了51岁生日。虽然没有飞机上的那位鼎鼎大名,但我事业非常顺利。我执掌一家华盛顿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它欣欣向荣。我写了几本书,卖的很好。人们来听我演讲,我的专栏刊登在《纽约时报》。 

然而,我开始怀疑这般好景能否继续。我工作时像个疯子。但即使我每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某天我的事业也会减速直至停止。到了那时,又该如何?会否某天我将幽怨回望,然后希望自己已经死掉?有没有什么我今天可以做的,让我有机会在那乐曲终了之时,避免痛苦,甚至获得幸福?

 虽然这些问题比较个人,但我决定以社科研究的严谨态度尝试解答。这感觉有点古怪,仿佛外科医生开刀自取阑尾。但我还是一头扎进了问题。过去的四年间,我一直在寻觅方法,以将 “事业下坡” 这个东西,从恐惧的根源转变为进步之良机。 来看看我找到了些啥。

2

所谓“幸福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间蓬勃发展。对于人生各阶段的幸福感,学界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在《幸福曲线:知天命带来好生活》一书中,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也是《大西洋月刊》特约编辑,乔纳森·劳赫 (Jonathan Rauch) 回顾了有力的证据表明, 大多数成年人的幸福感在三四十岁间有所下降,从五十多岁起触底回升。 当然,这种趋势并非板上钉钉。但此番轨迹与我的经历非常吻合:尽管事业蒸蒸日上,但我四十几五十出头那会儿,并不是我这辈子特别快乐的时期。


那么从数据上看,五十岁以后又会如何?几乎所有对幸福的研究都表明,在富裕国家,大多数人的满足感在五十多岁时开始回升,一直到七十岁左右,之后则遇到岔路。七十岁以后,有些人的幸福感保持稳定之中;其他人则越来越幸福,一直到过世。也有人发觉自己的幸福感急剧下降,尤其是男性。事实上,75岁以上男性的抑郁和自杀的比率随着年龄而增加。

 航班上偶遇的那位大英雄似乎落在了最后那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老人的快乐?已经有学者对这个年龄段做了研究。总结来说主要是一点,他们感觉自己无关紧要。2007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分析了逾千位老人的数据,研究结果发表在《老年学杂志》:那些很少或者从不“觉得自己有用”的老年人,相比那些经常“感到自己有用”的同龄人,前者患轻度痴呆的几率接近后者的三倍,在追踪调查进行中过世的几率则超过三倍。 

你或许以为,像航班上那位一样功成名就天赋出众的人们,会更少受到“无用感”的影响。毕竟,成就带来幸福,这点是学界共识。 既然今天的成就能带来幸福,那么昔日成功的美好回忆又为何不能呢? 大概还就是不能。

尽管相关文献并不充分,但早年的天资与成就似乎并不意味着后半生一帆风顺、远离苦痛。德克萨斯大学两位心理学家发表过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被试是数百名老人,他们年轻时被认定天赋异禀,且参与到了一项关于智力天赋的学术研究,文章得出结论:那些首次参与研究时年龄越小的“神童”,80岁时的心理健康状态越负面。

这篇文章或许只是说明了两个别的论点:要符合别人的高期待是很难的;告诉你的孩子她是天才,不是好家长应做的 文章假设那些被认定是天才的儿童在自我评估中会更关注智力方面。这导致了对成功不切实际的期待。同时,生活中那些有助于追求成功和获得认可的其他因素,被他们忽略了。 

而事实上, 大量证据指出高成就者的能力衰退能造成极大心理伤害。 比如职业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止之后,他们中有许多人陷入苦痛挣扎。悲剧例子太多,有的人陷入抑郁,有的用药上瘾,甚至自我了结。退役后遭遇至少暂时的低幸福感,几乎是常态。2003年发表在《应用体育心理期刊》上的文章考察了前奥运选手的生活满意度,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会在初次远离竞赛的当口,陷入自控力枯竭的状态。 

我最近采访了奥运体操金牌获得者多米尼克·道斯 (Dominique Dawes) ,问她告别最高级别的竞技和胜利、回归正常生活是何感觉。她告诉我她很开心,但调整并不容易,而且还没调整完,尽管他最后一次夺得奥运奖牌已经是2000年的事情了。“我的自我中属于奥运选手的那部分会毁了我的婚姻,让孩子缺少母亲”,她对我吐露,因为这份事业要求极度硬朗和超级多进取心。“像每天参加奥运那样过日子,只会让身边人过得悲催。”

204814907365.jpg

Dominique Dawes

“一个人退出事业、被人遗忘时的痛苦,与他事业上挣得的声誉直接相关,与他对这份声望的依恋也相关。”

为什么曾经的赛场精英会遭遇如此困境?虽然还没有得到任何研究证明,但我强烈怀疑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自身非凡能力的记忆。如果这些回忆能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的来源,那么对有的运动员来说,它可能会同后退役后不那么牛逼的生活形成苦涩的对比。

“依靠成功获得快乐者,便得不到快乐,”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亚历克斯·里贝罗 (Alex Dias Ribeiro) 如此写道。“对于这些人来说,大获成功的职业生涯中止之际,便是旅途终结之时。他的命运注定他走上以下两条路之一:要么在苦楚中耗尽生命,要么在其他事业里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至死方休。对于他们而言,获得过成功后,就不会有生活。”

我把我的发现命名为“飞高跌痛定律” (Principle of Psychoprofessional Gravitation)一个人退出事业、被人遗忘时的痛苦,与他事业上挣得的声誉直接相关,与他对这份声望的依恋也相关。 职场成功会带来种种问题,不过似乎人们对这种问题求之不得,富贵病三个字看起来也不像病。然而如果你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为此付出甚多,那么当不可避免的跌落来到时,你会跌得更痛。飞机上的老先生便是这样。或许未来的你也一样。我自己如果不努力干预,想必也逃不掉。

  “飞高跌痛定律”可以帮你理解许多做出历史性贡献,而末了却似乎陷入失败的案例。 比如查尔斯·达尔文,他在1831年登上“猎兔犬“号上开始五年环球航行时,还是个22岁小伙。27岁时他回到故土,发表了植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的发现,提出了早期的进化理论,名震全欧。

接下来的30年里,达尔文坐在科学家名人堂的上座,发展着他的理论,并以书籍和论文出版,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1859年的《物种起源》。达尔文有足够理由感到自豪。 可达尔文五十多岁之后开始原地踏步,他的研究遇到了障碍。与此同时,奥地利僧侣孟德尔发现了基因遗传理论,这是达尔文拓展其工作所需要的。

不幸的是,孟德尔的作品发表在一本不知名的学术期刊上,达尔文从未读过,就算读了,达尔文也没有足够的数学能力来理解它。从那以后,达尔文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郁郁寡欢的晚年,他写信给一位密友: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心气和力量开启任何耗时多年的钻研,而这是我唯一享受的事情。” 

如果泉下有知,达尔文会惊喜发现,1882年去世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然而,从他衰老的双眼所看到的,是世界已经路过了他,他变得无关紧要。那天晚上在飞机上坐我身后的,可能就是一位达尔文。

3

或许那也是年轻时的我,我的事业下坡来得很早。 孩提时代的我只有一个目标:成为世上最伟大的法国号乐手。我像奴隶似的工作,每天长时间练习,向最好的老师请教,并在我能找到的任何乐团演出中演奏。我卧室的墙上贴着伟大号手的照片,以激励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可能梦想成真。19岁时我离开大学,进入一个巡游演出的室内乐团做专职演奏。我的计划是在古典乐圈不断提高级别,在未来几年内加入顶级交响乐团,或者甚至成为独奏家——古典乐手的最顶峰。

 但在我二十出头那会儿,怪事发生了:我开始退步。直到今天,我还不明白各中原因。我的技术开始受到影响,我没法解释,也找不到办法解决,我拜访了名师,加强练习,但无法找回原来的水准。本来容易的曲目变难了,本来难的作品根本没法吹了。 

我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时,遭遇了我那短暂又颠簸的音乐生涯中至暗时刻,那时我22岁。当我简短讲述我即将演奏的曲目时,我走上前却失足跌倒,从舞台摔进观众席。从音乐会回家的路上,我幽怨地思忖着,觉得这必定是上帝发来讯息。

但是我跌跌撞撞又继续走了九年。我在巴塞罗那城市交响乐团找了个位置,在那里我增加了练习,但我的演奏仍逐渐滑坡。最后,我在佛罗里达州一个小音乐学院找到了一份工作,希望能够实现今天看是落空了的神奇转变。


意识到也许自己应该分散人生筹码 ,我通过远程学习回到大学,并在我30岁生日前夕获得了学士学位。我继续在晚上偷偷学习,一年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最后我不得不承认失败:我永远没法扭转我那熄了火的音乐生涯。于是在31岁时我彻底放弃了音乐理想,转而去攻读公共政策的博士学位。

人们说生活总会继续。算是吧。完成学业后,我成了大学教授,这是我喜欢的工作。但我仍然每天都对我热爱的乐手生涯念念不忘。时至今日,我经常梦到自己站上舞台,醒来时才记起我的童年梦想已成幻象。 在承认陷入滑坡时我还没有老去,这是我的幸运,因为我可以重新规划生活的航线。直到今天,这段太早的下坡路仍然刺痛着我,写下这些词句是那么难。我发誓,类似事情绝对不能重演。

4

昨日会否重现? 对于部分职业而言,早衰不可避免。 没有人期望奥运选手60岁还能保持竞争力。但如果从事的是对体力没有要求的职业,我们就会在潜意识里拒绝承认,那必将到来的下坡会发生于我们彻底老去之前。诚然,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筋骨肌肉可能松弛。但只要我们脑子还灵光,作为作家、律师、管理者或企业家,我们的工作质量理应直至退休都保持高水平,对吧?

很多人都这么以为。我最近认识了一个人,他比我稍年长些,他告诉我他计划“努力向前直到掉链子”。意思大概是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让自己保持在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最后一头栽倒不省人事。 但他很可能无法如愿。数据结论很清楚,对于多数领域的大多数人,下坡开始的时间比几乎所有人认为的都要早。

迪恩·西蒙顿 (Dean Keith Simonton) 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荣休教授,他对创造性职业之发展轨迹的研究称得上顶尖。根据他的文章,在职业生涯前二十年,成功几率和产出效率平均上是增长的。 因此,如果你在30岁时开启职业生涯,那么估计在50岁左右能进入到最好的工作状态,而此后不久将遭遇下滑。 登顶和滑坡的具体时点,根据各领域的特质会有所不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战略与企业家教授本杰明·琼斯 (Benjamin Jones) 花费数年时间研究了人们在什么年纪最可能做出大发现和大发明。以下打油诗可以概括琼斯的发现:

“岁数是把无情刀, 物理学家无处逃。 活着也像个死人, 当那而立年来到。”

谁人作此丧诗?保罗·狄拉克,1933年诺奖得主。 狄拉克言过其实了,但也差不太多,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诺奖得主和大发明家,琼斯发现非凡杰作往往成就于不到四十岁的时候。他指出,做出重要贡献的几率在二三十岁的年龄段增加,而在四五六十岁时下滑。

有没有违反规律的个案?当然有。但是概率上,在七十岁时搞出大新闻的可能性和二十岁时差不多,基本为零。文坛也大致呈现如此趋势。西蒙顿指出,诗人大概在四十出头达到巅峰。小说家的全盛期则来得再晚一些。诗人兼小说家马丁·奥提兹 (Martin Hill Ortiz) ,收集了1960年至2015年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数据,他发现作者最可能在四五十岁时登上榜单头名。

尽管有个别小说家暮年还文思泉涌,为大众津津乐道,但是奥提兹的研究表明七十岁以后写出畅销书的机会呈断崖下跌。有些非虚构作者,尤其是历史学家,他们的巅峰来得更晚,下文会谈到。

虽然书店里有整书架整书架的“成功学”,却没有一排写着“事业下坡管理”的类别。

企业家的巅峰和下坡平均而言来得更早。在二十多岁时挣得大钱暴得大名之后, 许多科技公司的企业家在三十岁前就遭遇到创造力的下坡。 2014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一篇报道,独角兽公司 (风投估值达到十亿美金的未上市公司) 创始人年龄集中在20至34岁之间。随后的学术研究表明,创业者集中的年龄段可能比那篇报道里说的稍晚,但的确绝大多数成功的初创公司,创始人年龄都低于五十岁。

204814253457.jpg

 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

读了上述研究,想必那些商界学界如日中天之人便有了担忧的理由。但结论或许能推广到更多职业,而不仅仅针对明星企业家。波士顿学院退休研究中心的学者们研究了更多工种,他们发现无论警察还是护士,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会由于年龄导致职业滑坡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另有研究指出职棒大联盟里表现最好的本垒裁判编写表现最差的,平均要年轻23岁,少18年的吹罚经验。而表现最差的那些裁判,其平均年龄达到56.1岁。随着年龄增长,空管人员业务能力的下滑甚为显著,相关后果可能酿成大祸,以至于他们56岁就得强制退休。 一句话,要是你的工作要求脑子转的快,分析能力好,也就是多数需要大学文聘的工作。那么你的事业下坡,要比你想象得来的更早。

抱歉。

5

如果事业下坡不但无可避免,并且往往来得早于我们大多数人的预期,我们何以应对? 虽然书店里有整书架整书架的“成功学”,书架被标题诸如《失落的致富经典》《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塞满。却没有一排写着“事业下坡管理”的类别。 

但有人曾坦然面对自己的下坡。想想巴赫。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中部一个杰出的音乐世家,作为一名音乐天才,他迅速脱颖而出。65岁时,他为彼时存世的所有乐器谱曲,发表了逾千首作品。 在他事业早期,巴赫是公认的天才管风琴手,擅长即兴演奏。谱曲邀约源源不断,皇室成员频频上门拜访,年轻作曲家纷纷效仿他的风格。

他享有真正的威望。 但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太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事业被他自己的儿子,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尔 (Carl Philipp Emanuel) ,带领的音乐风潮所取代;伊曼纽尔以C.P.E.的名字闻名后世。C.P.E.在巴赫 20个孩子中排行老五,和他父亲一样天才。他能玩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但更为“古典”这一新的音乐风格所着迷,那时这种风格正席卷欧洲。随着古典音乐取代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C.P.E.的声望大幅提升,而他父亲的音乐则成为了过去式。

204814623246.jpg

Flötenkonzert Friedrichs des Großen in Sanssouci ("Frederick the Great's Flute Concert in Sanssouci") ,Adolph von Menzel, 1852

巴赫很容易像达尔文那样忿怨而终。 但相反,他选择调整人生航线,从一名创新者变为指导者。 在他最后的十年里,他倾注大量时间撰写《赋格的艺术》;这本书在当时并不出名也不畅销,但他却意在用这本书将巴洛克技巧交给他的孩子与学生,以及后世任何感兴趣之人,尽管这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作为一名老师和顾家的男人,他的晚年过的更宁静。 

巴赫和达尔文有何不同?他们都具有惊世之才并早早地扬名。他们都在死后获得了永世的名声。二人的不同则在于面对中年下坡时的应对方式。当达尔文作为创新者落后于人时,他陷入沮丧和忧郁;他的一生在可悲的沉寂中结束。 而面对同样窘境,巴赫成功地改造了自我,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老师。 他离世时受人爱戴,人生充实,尽管没有早先那样出名,却依旧受人尊敬。 这给你我都上了一课,年过半百的朋友尤其应该注意听讲。要学习巴赫,别学达尔文。

6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个可能的答案来自英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 (Raymond Cattell) 的研究,他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引入了 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的概念。卡特尔将流体智力定义为推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聪明不聪明。 创新者通常具有丰富的流体智力。 相对而言,这种智力 在成年早期最高 ,并从三四十岁开始衰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科技创业者青年有为,为什么老年人更难创新的原因。

相比之下,晶体智力是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拥有这种智力类似于拥有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并知道如何使用。这是智慧的精髓。 由于晶体智力依赖于知识的积累 ,哪怕到了四十多岁它依然会增长,直到很大岁数才会减少。 主要依靠流体智力的事业,从业之人的事业顶峰来临较早, 而更多依靠晶体智力的事业,其巅峰的出现则较晚。

例如,迪安·西蒙顿发现,诗人,这一需要奔腾流水般创造力的事业,作品有一半都是在四十几岁之前产生的。历史学家则依赖于知识的积累沉淀,到60岁左右才能达到这个里程碑。 这里有个我们可以汲取的实践教训:不管你的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智力组合,你总是可以减少你事业中创新的权重,而将努力的重点放在那些随着年龄增长保持稳定甚至不断累加的优势上。

比如有哪些优势?巴赫的例子告诉我们,不同于与专业能力整体的发展轨迹, 教学能力是一个例外, 它在人生中的衰退来的很晚.《高等教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需要大量固定知识的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当中,最年长的教授往往得到学生最积极的评价。

这或许可以解释大学教授的职业寿命往往很长,其中四分之三的教授计划在65岁后退休,一半以上计划在70岁后退休,约15%在80岁后退休。 (美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1岁。) 在我刚当上教授那会,有次我问一位快七十的同事他是否考虑过退休。他笑着告诉我,比起竖着离开办公室,他更可能横着离开。

我需要的是一张让我断舍离的遗愿清单。我余生的所有新年目标都应该是抛开一些事情,卸下一些义务,并精简人际关系。

我们的院长可能会对此苦笑——大学管理人员抱怨说,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十年里,终身教员的研究产出大幅下降。年长的教授占据了有限的预算,而这些预算本来可以用来雇佣年轻学者,做前沿的研究。但也许这其中暗藏机会:如果年长的教师能在将工作重心从研究转移到教学的同时,保全在专业领域的声望,年轻的教师就有更多研究机会。 

我领导的智库里有各年龄段的学者,上述新老搭配很符合我目睹的状况。虽然也有不少例外,但最深刻的见解往往来自那些30多岁和40岁出头的人。能够融会贯通并清楚解释复杂思想的优秀老师,则往往年纪六十好几,其中一些都八十多岁了。 因为积累了智慧, 年长者胜任良师之职 ,这似乎是普遍真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能把精力花在分享有意义的知识上。

7

几年前,我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男人临终前说:“我本该买更多垃圾的。”许多富人不懈工作以积累财富,坐拥的金钱远远超过他们能够花费,甚至遗产都不知道送给谁,我一直对此大为惊奇。有一天,我问一位富有的朋友为何如此。他解释说,许多已经致富的人只知道用金钱来衡量自我价值,所以他们年复一年地停留在工作的仓鼠轮上。

他们相信,在某个时刻,他们最终会赚到足够多的钱来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这样他们就准备好去死了。 他们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多数东方哲学家警示说, 专注于获得物质回报会导致物质依恋和虚荣,使人迷失其本质,从而破坏对幸福的追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应该获得更多,而应该断舍离,以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寻得宁静。 未来某天,再写一本书将不再增加我的生活满意度,而仅仅是为了推迟搁笔之时的到来。说老实话,我生命的画布上只是会再多加一笔,而旁人几乎不会注意到,也不可能是什么点睛之笔。要固执坚持我的其他多数工作,也会是一样的结果。

实际上我该做的是,与其把自己的生活看作一块需要被填充的画布,不如开始把它看作一块大理石,我将削去它的边角,并塑造出某种形状。我需要的是一张让我断舍离的遗愿清单。我余生的所有新年目标都应该是抛开一些事情,卸下一些义务,并精简人际关系,直到我能看清那最好的,也是最纯粹的自我。 那么那个自我是……到底是谁? 

去年,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深入到印度南部的乡村,来到一个叫帕拉克卡德的小镇,靠近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边界。我在那里见到了古鲁导师 (guru) 诺奇乌尔·文卡塔拉曼 (Sri Nochur Venkataraman) ,他的弟子们称他为阿查里亚,意为“导师”。阿查里亚为人安静而谦逊,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启蒙;他对于那些热衷寻找新的创业点子的西方技术迷,或是试图逃避自己成长环境中宗教传统的职业倦怠者没有兴趣。

他很满意我不是上述两类人,于是同意和我谈谈。 我和他诉说了我的难题:许多功成名就之人随着年龄增长而遭受痛苦,因为多年辛苦获得的能力离他们远去。这种痛苦是否不可避免?是不是人间的所有骄傲都难逃此劫?是否存在某种方法避免痛苦,逃出生天? 阿查里亚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解释了一则古印度教关于生命阶段的教义“住期之法” (ashramas) *。


第一个住期是梵行期 (Brahmacharya) ,这是少年与青年人致力于学习的时期。第二个是家居期 (Grihastha) ,一个人建立事业、积累财富和创建家庭之时 。在这第二阶段,哲学家们发现了生活中一大常见的陷阱:人们对金钱、权力、性和名望等尘世的报酬产生了依恋,因此试图终其一生留在这一住期。 (译者注:Asharamas在日文中被翻译为学生期,家住期,林住期,游行期;中文尚未有统一标准,常见为梵行期 、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

这些世俗诱惑的解药是林栖期 (Vanaprastha) ,四个住期中的第三个,它的名字来自梵语词汇,意思是“退休”和“进入森林”。 这个阶段通常从50岁左右开始,这时,我们有意减少对职业抱负的关注,转而愈发专注于灵性、奉献与智慧。这并不意味着你得在50岁时停止工作,只是你的人生目标应该做出调整。 

在林栖期,我们为之后的遁世期 (Sannyasa) 进行学习和修炼, 遁世期是人生最后一个阶段。 这段时期应该一心一意去孕育启蒙果实。过去,一些男性印度教信徒会在晚年离开家庭,以神圣的誓言宣誓在主人的脚下度过余生,投入祈祷与学习。即使75岁独坐于洞穴并不是你的志向,但是有一点事实依旧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抵制俗世成功诱惑,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我把飞机上那个人的故事告诉了阿查里亚。他仔细地听着,想了一会儿。“他没能离开家住期,”他告诉我,“他沉迷于世界的回报。”他解释说,这个男人的自我价值可能仍然扎根于他事业成就的陈年记忆中,他的自我认同衍生于失去已久的技能。 今天的任何荣耀都只是过去荣耀的影子。 与此同时,他完全忽略了林住期的精神发展,于是今天正错过了遁世期的幸福。 

这里有一则讯息传达给我们这些逃不了“飞高跌痛定律”的人。假设你是一个强硬的A型性格律师、执行官、企业家,或者 (当然啦,假设) 一个智囊团的主席。从成年早期到中年,在事业上,你狠踩油门。依靠机灵劲,也就是流体智力,你寻求、获得并深深依恋成功带来的物质回报。但是印度哲学的智慧——实际上也是许多哲学传统的智慧——建议你应该早早割舍这些物质奖赏,在你以为自己准备好之前。 即使你正处于你的事业顶峰,你可能也需要缩减你的职业抱负,以便提升你的精神境界。

8

当《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谈到“简历美德” (résumé virtues) 和“悼词美德” (eulogy virtues) 之间的区别时,他实际上是把这些住期放到了实用的语境中。简历中的美德是职业导向的,通向世俗成功。这种美德需要与他人比较。 悼词美德则有关道德和精神,不需要比较。 你的悼词美德正是你希望人们在你的葬礼上谈论的。

你希望人们说你善良而深刻, 而非此人青年有为成功当上了高级副总裁,拥有各大航司铂金会员。 你没机会耳闻这些悼词,但布鲁克斯想传达的意思是,为了让生活尽可能充实,得去追求对我们最有意义的那些美德,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中年之后。

 我怀疑我自己对事业下坡路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虽然并非是潜意识里的,却促使我否认在任何“简历美德”方面的退步,仿佛死亡永远不会降临到我身上。这种否认是有危害的,因为它使我忽视悼词美德,那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美德。

职业成功人士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试图无限期地停留在巅峰。

我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倾向呢?在所有方法中佛陀最推荐 尸体冥想 (corpse meditation) :泰国和斯里兰卡的许多小乘佛教寺院展示了尸体腐烂各个阶段的照片,供僧侣们沉思。 “我们的身体也将如此,”学生们被教导要谈论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它的本质,这就是它的未来,这就是它不可避免的命运。”乍一看,这似乎有些病态。

但这种逻辑建立在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且并非是东方思想独有的。蒙田在16世纪写道,“想要剥夺死亡这个对手的一大优势,就要剥夺死亡的陌生感,就要让我们常谈死亡,常念死亡;请死亡做我们脑海中的常客。” 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 脱敏 (desensitization) ,即反复接触某种令人排斥或可怕的东西,使其看起来普通、平淡而不可怕。 对于死亡来说,这是有效的。

2017年,美国几所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让他们想象自己身患绝症或等待执行死刑的情景,然后将他们想象中的感受或者即将“临终”的话语写在博客上。之后,研究人员将志愿者的感受与那些真正临终或面临死刑的人的绝笔和遗言进行比较。《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该研究,结果令人震惊:那些仅仅想象了自己即将死亡的人,其言语的负面程度是那些真正临死者的三倍,这与直觉不符。当死亡仅存在于理论可能,距离尚且遥远之时,比当它真实具体地逼近时来得更可怕。 

不应该盲目追求世俗的成功来避免对死亡的思考,要去主动沉思我们的死亡,这样死亡才真实存在,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会发现死亡也没有那么可怕。拥抱死亡让我们意识到万物只有一瞬,督促我们将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死亡能摧毁一个人,”E·M·福斯特写道,但“人终有一死这一观念拯救了他。”

9

下坡路不可避免,并且往往来得早于我们大多数人的预期。但是痛苦并非不可避免。我们的能力将自然地衰弱,接受这一点为人的精神超越 (transcendence) 提供了可能,因为这使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更高的精神和生活更高的方面。 但这种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陈词滥调。为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以在我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指导我,我开始了我的研究。最终得到的是四个具体的人生信条。

跳崖

职业成功人士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无限期地保持巅峰成就,试图依赖于那种在生命早期就开始衰退的流体智力。这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享受当下取得的成就,并且敢于告别这些成就, 虽然你未必能完全准备好,但这样你的告别方式就能反映自身自愿,而不是被迫为之。 所以,我已经辞去了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正好在这篇文章发表之日前后生效。虽然我没有发现我的工作表现出现瑕疵,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同许多高管职位一样,这项工作严重依赖于流体智力。同时,我也想从耗神的工作责任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用于精神追求。这么做其实也不完全为了我自己。我见过许多机构因领导贪恋位置而境况不佳,我不希望我热爱的智库也落此下场。

离开你所爱的东西会让你感觉像是你的一部分正在死去 。藏传佛教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中阴身 (bardo) ,一种介于死亡和重生之间的存在状态——正如一位著名的佛教老师所说,“这种状态就如你正走向悬崖边缘"。这份事业曾定义了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如今我要放开它。 我非常幸运,能有选择和出路去结束一份工作。许多人承担不起这样做的代价。但其实你并不一定要辞职;重要的是,即使你继续工作并拓展事业,也要努力逐步脱离最明显的世俗报酬——权力、名誉、地位与金钱。真正的诀窍是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林栖期,以进行学习和训练,为人生最后阶段的圆满做好准备。

服务

时间是有限的,职业抱负会挤走最终更重要的东西。从简历美德到悼词美德, 就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转向以他人为中心的活动 。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我天生任性。但我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迎合自私的代价极高——而现在我每天都在努力与这种倾向作斗争。 幸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他人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记住,如果你在事业上扮演老师角色,致力培养晚辈,那么你的事业下坡会来得更晚。受此启发,我正在步入职业生涯下一个阶段,此时我可以全身心地致力于分享想法,提携后辈,主要通过在大学教书来达成。我希望前路仍将硕果累累。

信仰

对宗教和精神传统我已谈了很多,我也强调了过度寄托于事业成功可能是一个陷阱,读者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认为我是在把信仰和工作的世界分开,并建议把重点放在信仰上。这不是我的本意。我的确强烈建议每个人对精神自我进行探索——我自己计划把余生的大部分奉献给我自己的信仰,罗马天主教。

但这并非与工作不相容;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从世俗牵绊中分离,将我们的努力转向对他人的教导和滋养,工作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超验的追求。 “所有音乐的目的和最终目的不为什么,”巴赫曾经说过,“只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和灵魂的新生。”无论你的形而上学信念是什么,洗涤灵魂可以成为你工作的目标,就像巴赫的作品一样。 

巴赫在每部手稿的结尾都写下了Soli Deo gloria——“光荣属于上帝。”然而,他没能在他最后一部手稿《赋格的艺术 14》上写下这些话,这部手稿中途戛然而止。他的儿子C.P.E在乐谱上加了这样一句话:“ber dieser Fuge... ist der Verfasser gestorben.” (“赋格行进至此……作曲家死了。”) 直至巴赫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祈祷一直融入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巴赫此种状态是我的志向。

联结

我已经花了好些笔墨谈论了工作能力衰落如何影响了我自身的幸福感。但大量研究指出, 不单单在晚年,而在一生中各个阶段,幸福都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交友广泛直接相关。 降低工作的优先级越早越好,这样才能为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腾出空间,还可以为职业衰退带来的焦虑提供防御。 

把时间更多留给亲友而非工作,并不妨碍你永攀新高。《诗篇》谈到了何为正直者,“他若溪边树,按时结果子,叶子不枯乾,凡事都兴旺。" 想象一棵杨树,在生活中追求非凡成就大概像它一样,独自成长,独自探向更高处,独自死去。对吧? 错了。

杨树是成功人士的绝佳隐喻ーー但事实上并非由于它的独孤的伟大。在地面上,它看起来是孤独的。然而,每棵树都是一个巨大根系的一部分,整个根系是同一棵植物。事实上,杨树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体之一;在犹他州有一片名为“潘多”的小树林,占地四十三公顷,重约五千八百吨。 

对连接自我和他人的根,我们得更加留心。这便是接受下坡路,甚至享受它的秘诀。 如果我已经同家人和朋友建立了爱的纽带,我自己的枯萎便被别人的勃勃生机所拯救。

10

每当我谈到这个出于私心的研究项目,人们通常会好奇:飞机上那个受人崇拜的老头,后来怎么样了? 我老是想起他。他仍然很有名,不时出现在新闻里。早些时候,当我看到和他有关的事,我会感到一丝怜悯——我现在意识到,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折射出来的对自身未来的恐惧感。

我心里默念“这家伙真可怜”,实际上意思是“我自己要完蛋”。 不过,随着我愈发理解此文中阐述的原则,我的恐惧也相应地淡了。现在,我对飞机上那个老头心怀感激,他教会我许多东西。他无意中帮助我获得了宁静和快乐,我希望他也如此。

215441359801.jp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Neugeist(ID:Neugeist) ,作者:Arthur C. Brooks,翻译:陈小树、汉那

原文链接:https://ift.tt/31R8UF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2020/08/28

意义

中国人特别爱说意义。

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来描述微积分或极限,又如"生产过程是劳动耗费过程与产品生过程的统一"这句话。看似思想升华了,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是说的人发了一下廉价的感慨罢了。

意义、渊源、中心思想、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这些东西对你理解和应用知识没有任何作用。

中国人写文章也是,出了什么新闻,比如个税从3500提高到5000。相关报道不去分析具体的细则,推敲会如何执行,反而大写特写这件事的历史——某某专家叫了很多年,现在终于改了,然后讲意义,什么刺激内需、利好中产。意义讲了一大堆,真正实际的、有用的的放到文章的最后,一笔带过。这就是空洞,中国文章的特点,尤其是公众号写手文。

某种程度上,意义是思维垃圾。表现了什么,反应了什么,只是把一个道理,从不同角度去说而已。你以为你总结的深刻,角度犀利,其实你是陷入了一个循环,在循环描述一件事实,产生了一堆废话。黑格尔说中国的哲学是诡辩,不无道理。

写文章说话,一定一定切忌说空话、套话、意义。你清楚的列出事实,哪怕是一个故事,已经能得60分了。水平高的分析一下事实的影响,80分,如果你预测对了,就是100分。如果你不谈事实只讲意义,呵呵,就是产生了一堆垃圾,听众不爱听,对你思考问题也没任何好处。

2020/08/27

中国人的思维是哪种类型?

最近看到的对中国人思维特点分析最精辟的文章《中国人的思维是线性的还是面性的》作者是数学奇葩strongart。

似乎经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论调,说西方人重视逻辑推论,它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但中国人更侧重于艺术想象,其思维方式是面性的,言外之意就是要更加优越一些。然而,我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既不是线性的,更谈不上是面性的,本质上只是不连续的点性而已。

什么点性思维呢?那就是先设定若干据点,比如圣人语录、权威意见、社会偏见等等,然后就围绕着这些据点打转。如果发现某些观点离得比较近,那么吸收到据点上来,若是有离得比较远的,那就尽量拉拢,实在拉不过来的话,那就干脆贴个贬抑的标签扔出去,也不用担心会遇到反驳。点性思维看线性思维,就以为那是收敛于据点的轨迹,一看它的据点不明确,大概还觉得不如自己呢。他们自己缺乏逻辑链接,思维过于散乱,却幻想着能成为高一层次的面性思维,而真正面性的艺术想象又被点性思维者不屑的称为是孩子的游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一旦提到所谓的敏感点,就好像是受到了某种心理暗示,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这是他们就处在某种特殊的焦虑状态中,把那些所谓的据点话语来回的重述,自豪于这样观点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也不管与相应的问题合不合拍,甚至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都不以为然。而对于远离敏感点的东西,他们要么不屑的把它当成是孩子般的幻想,要么就认为它本质上也能出某个据点里变出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出于这样的点性思维,中国人谈问题总喜欢要一个依据,却有顾不上验证依据自身的可靠性,只是要求它能够唤起周围人敏感点。

除了人类的本能之外,其他的敏感点都必须人为的设置,因此点性思维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中国的孩子经常被要求背诵一些所谓的经典,本质上就是建立这样的据点,对于他们一般是这样解释的,等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明白的,这里的"明白"指什么呢?大概就是学会依靠据点来思考问题,把相关的事情都拉到据点上来,可本质上恰恰的扼杀独立思想的能力。等孩子长大一点,考试中又经常会出现按得分点给分,继续培养孩子踩点的能力。这么一来,孩子长大之后就算想创新也没那个能力,只能是乖乖认同中国人的点性思维了。

不可否认,任何思维中都带有点性的因素,但是这只是最原始的一个层面,上面还应该有线性的逻辑思维与更高级艺术思维。遗憾的是,中国人一直固执于这样点性思维,把上层的东西都抹消掉了,结果只能制约了科学艺术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处在落后的状态之中

2020/08/24

深圳前景如何

深圳对于中国大陆经济的重要性会在未来20年越来越低。

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年30年前,非常多巨头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第一站都会选择深圳,会把中国区的总部放在深圳,会以深圳为据点全国扩张。最出名的是富士康,其实麦当劳和沃尔玛的大陆第一家店,都是开在深圳,而不是北京上海。

这种情况首先得益于深圳和香港离得近,人才和资本通过香港进出比较方便,且二三十年前,香港的外语人才比较充足。

但是知名巨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进入深圳的情况,至少最近几年我没有听说过了。相反是特斯拉进入了上海。要知道这种制造业外资企业,以前最喜欢的就是深圳,因为深圳和珠三角是制造业产业基地,而且外来务工人员多。但最近几年,我没听说过哪个巨头制造业企业先进入深圳的。

就连北京有京东方,上海有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等,要知道显示屏和芯片是下一个科技产业高地,但深圳已经落后。虽然深圳有华为,但大家都知道,华为一直都在往外搬迁,虽然深圳还有比亚迪,但其实比亚迪和特斯拉没法比,因为特斯拉对吸引外资有巨大的示范作用。而比亚迪基本大部分利润靠补贴,现在成了最大的口罩企业。

现在深圳主要做什么呢?我个人的感觉是主要在修路修地铁开发新片区建设新公园和修写字楼。当然这个是开玩笑,但现在整个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势能确实是不如长三角,有几个不利因素制约了深圳的发展,目前看来是无解的。

1,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深圳的地理位置绝对比不上上海,人才储备也比不上北京和上海。这对于立志于开拓中国市场的外资巨头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来说,长三角包括上海杭州的位置优势是无法拒绝的。深圳到全国的运输成本都更高,尤其是对于大宗商品运输。所以江浙沪号称包邮区。

2,深圳的土地面积和土地使用严重制约着新的制造业巨头企业的进入和产业升级。现在的富士康龙华总部和旁边的华为深圳总部,在当年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周边房价都已经很贵了,据说富士康龙华厂区的土地价值上万亿,不管是不是真的,现在深圳确实没有这么大的地给新进来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了。所以只能干看着上海,杭州,合肥这几个长三角城市来回抢高科技制造业企业。要知道高科技制造业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和资本,还需要土地。

3,香港去年和今年的增长基本都是0甚至是负的了。要知道最初深圳的发展,主要就是靠香港的产业转移,贸易转移和资本通道。但香港钢现在自身就没什么能转移的产业了,房地产和金融化严重,现在美国对港取消了特殊待遇。而国家为了替代香港的位置,准备把海南开发成自由贸易港了,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但确实实实在在的事关格局的利好,没看到。至于说什么前海自贸区蛇口自贸区,目前看除了房价涨了,修了一堆高档小区,写字楼和公园,没看到像特斯拉这种特别重量级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入驻。

4,大湾区是个很好的概念,但实际上毕竟和港澳有制度差异,而且港澳实际上是吸血型的经济结构,并不是造血型的,说白了就是个通道,从哪通都行,虽然现在还不可替代,但确实从趋势来看越来越不重要。而且他们本身这几年发展的也不好。

谨慎乐观。

2020/08/17

不常发朋友圈和微博,其实是你的重大损失

文/恶魔奶爸

我最近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都不怎么玩朋友圈了,甚至不少人设定了三天可见,以至于现在打开朋友圈,看见的大部分都是微商广告,搞得我都有点郁闷了。至于微博,玩的人也很少了。我问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玩微博的人,都只是把它当做信息来源,默默关注,很少有主动发的。


微博刚诞生的时候,就是指望给普通人一个公开发声的机会。朋友圈则是让大家能跟朋友们来一点轻互动。可惜发展到现在,微博基本上就是用来浏览热点新闻,朋友圈则主要卖货,外加生活装逼。


明明社交的通信技术进步了,人们的沟通意愿却降低了。


等到抖音快手出现后,事情就更糟了。手机里的世界更加精彩喧嚣,个人的真实生活就越发空虚无聊。手机里各种网红轮番登场,点赞数瞬间破百万,看上去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可能是上百万人正在百无聊赖的葛优躺,连三两句评论都懒得写。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朱自清。


其实这样并不好,现在的科技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但很多人并没有认清楚这其中的价值。我现在之所以能在网络上有点小名气,就是靠当初不断的在豆瓣知乎上,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有什么用,就是单纯的为了装逼,为了刷存在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想到后来竟无意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直到后来跟一个做投资的老大哥聊天,才明白了这其中隐藏的逻辑。

老大哥说:所有年轻人都最好养成下意识的去分享传播自己思想的行为习惯。

我问:为什么?

老大哥说,原因一共有三点。

第一,可以让自己和世界达到情感共鸣,方便找到伙伴,并且大大降低沟通成本。我们很少跟身边的人说话,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代人变得更加淡漠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跟身边的人,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但跟志同道合的人说话,就完全不一样了,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甚至打开新的思维世界。要想找到这样的人,首先就必须先让自己发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样才能得到同道中人的回应。

第二,可以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因为表达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复述,还包括个人的理解和总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看过后能够理解,就算是懂了,其实并不是,直到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才算是真懂了。而且向别人复述的过程,也是强制加深自己理解的过程。很多时候,你可能跟别人扯了一通废话,对方没明白,反倒是把自己说明白了。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验证你的思想在客观现实世界里的赢率。不断传播思想,听到的人有一个实践受益了,都会给你反馈,这样你就能测出自己的方法论到底赢面如何。能够默默做事的人,可以保证自己成功一次,但是只有不断分享的人,才能准确测出自己的胜率,从而明白可否成为常胜将军。


当时听完老大哥这席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当场跪服。老大哥连自媒体账号都没有,却说出了做自媒体的真谛。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经历完美的佐证了老大哥的理论。

我就是因为不断的在知乎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才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朋友,每天与这些人交谈,总会给我带来新的灵感。我也是因为不断的强制输出,导致我现在写作水平大进,而且不经意间,将我多年经验总结提纯,形成了系统的个人方法论。我将这些方法论通过微博传递出去后,看见很多网友实践后都获得了成功,验证了方法论的正确性。现在有很多人关注我,只是这套逻辑延伸的必然结果而已。

这套方法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模仿复制。它的操作过程并不复杂,就是每天把个人感悟记下来发出去而已,而且执行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但带来的改变,确实无法预计的。


世界就像一片广袤的田野,你随手写下的思想,就是一粒粒种子,没有谁敢保证哪一粒将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但只要撒的足够多,将来总会收获很多东西。最起码,等你回忆的时候,你能清楚的看见自己的成长轨迹。​​​

2020/08/16

如何剥削中产阶级?

关键在于熨平可支配收入,普涨,不能小部分涨很多,大部分人跌。

1、中产阶级不能避税,精英反而可以通过跨国和离岸公司避税。
2、精英把生产离岸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国内的工作机会。
3、高房价通过房贷减少中产阶级的可支配收入,又通过拆迁和事业单位、国企、基建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4、压住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搞消费升级,就是让中产阶级多花钱,税收用来转移支付。
中产阶级往上爬的过程就是在渡劫,必然要遭到精英的阻击。这不是阴谋论,而是特别有钱人、一般有钱人、穷人三者的博弈。

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剥削中产阶级,养活工人阶级,最终变成没有中产阶级的福利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熊彼特最后一本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的理论,并且已经在如今的美国和中国得到了某些验证(锈带、房价、贫富差距)。
其实这个充满宿命论的理论挺丧的,如果社会按此发展,作为个体还有什么好奋斗的呢?熊彼特完全不欢迎社会主义的到来,但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理论,大概是怀着这种阴郁忧虑的心情郁郁而终。
熊彼特作为马克思的迷弟,一个说资本主义导致工人阶级消灭资产阶级,一个说资本主义导致政府消灭资产阶级,其实殊途同归,都是工人阶级闹革命,区别只是前者鼓励,后者收买。
国家的策略是鼓励劳动性收入,限制资产性收入。也就是要收回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归国有。作为工人阶级,只有掌握剩下的两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和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才能过得更好,甚至成为精英。

2020/08/13

驾驭男人

马云说,你永远不要驾驭男人,要让男人来驾驭你。这是马云还没出名的时候,在央视对话节目说的话。马云还说,老婆生活中是生活资料,工作中是生产资料。创业的时候带着老婆一起辞职创业,做大了让老婆回家带孩子。

在很多人眼里,马云的老婆可能是个失败的女人。但他老婆比微博上所有人都有钱。甚至和马云一样有钱,因为婚后财产一人一半,自己还不用出来,真正的闷声发大财。
当然了,马云是天才。绝大多数男人,没有马云的天赋和成就。绝大多数女人,也没有马云老婆的运气。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一个女孩,想找到一个有潜力的男孩,或者一个条件好的男孩,绝对不要老想着驾驭他。
如果你选错了,只能怪自己没有伯乐的眼光。如果你选对了,也一定要和老公一条心。

真正优秀的男人,是驾驭不了的。而最有钱的女人,是那些不用露面,不用开董事会,也不出来嘚瑟,但是在福布斯里用某某某家族掩盖着的女人。她们比你们在外面看到的所有抛头露面的女人都有钱,都幸福。

男人这东西,比的就是事业,比的就是实力。嫁给谁不是嫁,有钱有事业,对你好,钱给够,你跟老公一条心,把家里打理好,就可以了。只不过大部分女人,自己条件太差了,或者眼光不行,找不到好老公。

2020/08/08

如果一夫多妻

如果今天依然保留一夫多妻或者一夫多妾制,是不是就会出现有钱人娶特别多老婆,然后穷人娶不到老婆了呢?

当然不会,因为富人根本不会娶很多老婆,而且富人的数量极少。
实际上富人大都很聪明,他们往往想要更多的孩子,却不想娶太多的老婆,尤其是不想娶太多能分家产、有继承权的老婆。即使是像澳门赌王何鸿燊,算得上是超级巨富了,香港的6大巨富之一,实际上也只娶了4个老婆。实际上香港一直到1969年才颁布条例实行一夫一妻制,1971年才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比大陆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时间还要晚。但当时的何鸿燊也并没有娶更多妻子,当时的香港巨富,实际上绝大多数也没有娶更多老婆。

一般来说,即使是非常有钱的人,即使是在一夫多妻合法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娶超过4个老婆,极少极少有人会娶7个老婆。尤其是有事业要做,有事业要管理的男人,很少会娶特多的老婆的,除非他每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假如可以一夫多妻,有钱人就会娶更多老婆的现象。因为这个现象根本没发生过。只不过古代的达官贵人,多娶了两个老婆,其实那两个老婆,你可以理解为小蜜吧,因为古代不能离婚,男人可以休女人,女人不能分家产,现代婚姻法下,女人也可以分家产,有钱人更不会娶很多个老婆了,直接包二奶、找情人或者出轨就行了,他也不会娶很多老婆的。

2020/08/03

普通人成功的万能公式

这里说的成功,是指你远远超出了父母给你的格局,冲破了出身的局限,比如从农民变成了中产,从草根变成了达人。而不是说,非要封王拜相,才算成功,那个是倚天屠龙术。

       一、咬定一个行业。有很多人其实很聪明的,但是做不出名堂,就是因为这搞搞那搞搞,没有积累,赚不到钱,一节脱,节节脱,原先同学圈里最嘚瑟的一波人,相当一部分是要销声匿迹的,因为事业不是考试,你想临时抱佛脚突击下是行不通的,认准一个行业后,就咬死做个三五年,成为一个熟手。

       二、熬成项目负责人。如果是不大的项目,比如几百万以内,你28岁前,是完全可以干的,甚至在一些房地产公司,这个年纪有负责地产级项目的,五年时间,你用饱和的话,做到项目管理者不奇怪,这才是你事业发展的正式开始,因为你不是单兵作战了,是连级以上指挥员。

       三、赚到第一桶金。做到项目负责人了,你的操作空间就大了很多,大项目有大项目的搞法,小项目有小项目的道道。就拿我们大客户销售来说,你能独立操作单子了,就意味着你能把控这个单子的流向,在公司里老板会敬你几分,公司对不起你的贡献,你摇身一变就可以人珉当家作主人。能操盘项目,是赚大钱的开始。

       四、小成积累成大成。事业的发展就像串糖葫芦,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成功,一个项目有一个项目的收获,你必须把它们逐步的积累成串,转化成你的财富和实力,同时考虑投资和增值,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五、留意其他的机会。老本行里,你是资深从业专家,积累了很多串糖葫芦,那你要开始关注其他方面,不管是置办资产,还是发现新的风口,找到稳妥的切入点,重新再出发,继续来一次大循环。

       总结:不管做多大生意的老板,都是从小的成功,积累到大的成功,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联起每一次的收获,再看看有没有新的方向,把这个模式再复制一遍,规模扩大一倍甚至几倍,赶上好时候,还可能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