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你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大多数内容不同。
网络上你们能看到的发展建议有三种:
1、成功人士写的,他们告诉你要寻求通用能力,即追求底层的逻辑和规律,你搞懂了这些,那你做什么职业、身处什么领域都能有好的发展。
对普通人来说,这个标准其实很难做到。
产品经理领域的俞军曾说过:产品经理应该多横跨几个领域,这样能得到更全面充分的成长。
俞老师说的很对,但普通人做产品经理,你让他一会做支付、一会做视频、一会做社交,最后他的履历在HR眼里绝对是不好看的。反而不如一直在一个领域干更好找工作。
2、为了自己赚钱的
这类内容无需多说,他们会反复告诉你,你有问题,你不行,制造焦虑……怎么解决呢?花钱我来教你就好了。
这类内容的问题在于,人家是专业干这事的,所以也是你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最多的发展类内容。
他们会炒作一个概念,例如职场必备技能、产品经理能力的N个模型、运营十二法则什么的。倒不能说人家的课程完全没用,但他们的课程其实是不包含发展规划层面的建议的。
3、HR说的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职场博主,都是HR。他们最热衷这个话题,他们也最热衷规划这个概念。
真正业务部门的能力出色的人,是从不在意什么职场能力的。这就好比对身经百战的老兵说,你被子叠的特别优秀,你真棒。你可以称赞人家业务能力很强,但你要说人家职场水平很高,这就有点尬聊了。
HR聊一些基本的职业发展、规划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只能谈低级职位的部分,这部分岗位的量化标准非常清晰。
中高级岗位,HR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判断中高级人员的业务能力。虽然很多公司HR都会参与人员面试,但你们要记住HR对人员是否能被录用,没有决定权。
HR在聊职业发展的时候,通常会讲的很空泛,会讲很多规则,但是讲细节,他们是聊不了的。对于很多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他们恰恰处于HR能力范围内可以筛选的那个人群中,所以很多年轻人对HR是有权威感的。这要注意不要迷信HR。
那么说到了上述常见的这几种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呢?
很简单——找一个你不讨厌的行业,一直干下去。
或许你没办法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但完全可以做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大多数行业,你在这行业深耕多年,经验丰富,你都不愁找不到工作。
互联网有些例外,它本质上根本不是个行业,它是个概念。互联网教育公司、互联网外卖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你觉得他们是一个行业吗?
只要你勤奋认真,在一个发展健康的行业,持久干下去,我不敢说你大富大贵。但有车有房过上小康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干餐饮。起点低,干个服务员,这起点足够差了吧?
你勤奋认真的干,熟悉餐馆运作的每个细节。你在餐饮领域干个十年,从服务员,到经理,到店长,到大区经理,这个我觉得不难吧?或者有人要开店,请你去帮忙,基本上你也把店开起来正常运行。
正常上下班,工作之外多陪家人再有个业余生活,有房有车有个安稳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大家也不要焦虑,很多问题你现在想,会觉得无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你曾经认为的问题,自然的就慢慢消失了。
你自己回忆一下十年前你的生活,再对比你十年后今天的生活。你会发现,虽然你总觉得生活很苦,但这十年前,你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稳步提高的。
真的别焦虑,焦虑没啥意义。
比起焦虑,不如先踏踏实实干好手头的事情。任何的成功都是由无数微小的细节所做成的。
你想过上更好的日子,那就先从你能做到的眼前的小事做起,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一切就会慢慢的好起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