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歧视

文/薛兆丰

英文经济学文献中的"discrimination",译成中文时难以处理。"歧视"二字,是文言译法,本来译得精彩。"歧"的原意岔道,引申为歧异,不相同,"视"即"看待","歧视"即白话文的"区别看待"。可惜"歧"的字义后来偏重若干条岔道中错误的那条,"歧视"一词也因此偏向贬义。到了今天,无论英文的"discrimination",还是中文的"歧视",往往都指"不公平的区别看待"。

但是,经济分析中的"discrimination"是不带感情色彩的,泛指一切"区别看待的行为,所以,翻译时就遇到了两难选择:译成"区别看待"吧,好处是给读者以"中性"的印象,坏处是读者容易误解,以为"区别看待"和他们心目中的歧视是两回事;译成"歧视"吧,好处是直指读者脑海里的"歧视"概念,可望根除他们心目中的误会,坏处是望文生义的读者必定是多数,要让众人改变对"歧视"一词的理解,就跟推广新的度量衡一样,即使假以时日,也未必成功。

竞争与歧视形影不离

"歧视"是大家司空见惯的行为。"歧视"的根源,在于世上的资源是稀缺的。因为僧多粥少,所以就要竞争,而竞争就是要根据某种规则,排出竞争者的先后高下,让胜出的人享用稀缺的资源,而这"根据某个规则排名"的做法,就是歧视。"竞争"和"歧视",是形影不离的亲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一种现象的两种说法。

谁都可以买奔驰汽车,但买家必须付钱,这就是"根据财富的歧视";所有未婚香港人,都可以参加"香港小姐"竞选,但参赛者必须是女性, 这是"根据性别的歧视";谁都可以上清华北大读书, 但你的成绩必须符合要求,这是"根据知识的歧视";谁都可以把自己灌录的唱片摆在货架上,但只有喜欢听的人才会为你掏腰包,这是"根据歌艺的歧视"。

歧视的影响是双向的

歧视者是要为他的歧视行为负责的。一个小伙子,专挑女歌星的唱片买,这是"性别歧视"。但这是他的嗜好,他为此付出了双重代价——他不仅为女歌手的唱片付了钱,而且还放弃了所有男歌星的歌曲。他由于在挑选唱片时搞"性别歧视",所以可能丧失了一些他本来能感受的乐趣。

设想这位小伙子成年后,当了某家公司的老板, 他招工的标准是清一色的女性,这当然是"性别歧视"。但这也仍是他的嗜好,他也要为此付出双重的代价——他不仅要为招到满意的女职员付薪水,而且还放弃了所有男性职员的服务。由于他在招工时搞"性别歧视",所以他的企业丧失了一部分本来应有的竟争力。

我们要指出两点。第一,我们没有办法指责他的嗜好,因为我们不比他更了解他自己。他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癖好。要知道他喜欢清一色的年轻男人或女人、黑人或白种人,跟他喜欢把办公室装点成清一色的蓝色或白色没什么区别。

第二, 他显然要为他的歧视行为付出代价。这是"反歧视人士"常常忽视的。歧视者本人往往也没看清这一点。歧视行为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仅被歧视者要受影响, 歧视者本身也要受影响。这跟有些人就是不吃肉是一样的,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屠夫,不吃肉的那个人也同样受影响。

合算的歧视可以使自己受益,不合算的歧视会使自己受损,所以人们总是乐于反省自己的歧视标准。歧视者—旦认识到他们为自己的"嗜好"(歧视标准)付出了自己本来不愿意付的代价,通常就会放弃这―标准。所以,无缘无故的歧视,或不合算的歧视,往往维持不下去。反过来说,那些貌似没有道理的歧视,深究下去,你是能找到其中微妙的原因和道理的。

歧视的作用与势利眼

我们往往需要了解别人的背景资料。银行乐意把钱借给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我们希望结交对自己见识和前途有帮助的朋友,警察希望尽快甄别出犯罪率高的人群,而我们的衣着、谈吐、证书、报表、证件、国籍,甚至住所的位置,都是我们的背景的简明标签。利用这些标签来作判断取舍,就是歧视。更直截了当地说,选择就是歧视。

由于人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资料,所以自然就会重视这些标签。有了这些标签,就有了势利眼。势利就是某种歧视标准,它提高了了解对方的效率。

在网上,我们互相见不到对方的打扮、年龄、住址、工作、学历,自然势利眼就少了,大家觉得很公平,很自在,谁也不会有受歧视的感觉,而且谁也无法歧视谁。但是,设想我现在在网上向大家借钱,就会发生困难了。因为缺乏许多重要的标签,大家就不得不花费多得多的成本了解我,才能达成借货交易。如果花不起这个成本,交易就无法达成了。

歧视标准的改进

歧视也有出错的时候,但人们不会因此放弃歧视,而只会不断地调整歧视的标准。没有歧视,交易费用就会上升

有些工种被指责为"歧视"妇女、儿童和老人。但这种歧视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妇女、儿童和老人提供的服务质量的确有不同,这些不同本来可以由工资的差异予以抵消。但如果工会要求"同工同酬",那么就逼着老板搞"歧视"了。

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人们缺乏消灭歧视的积极性。比如国营企业招工,非招有本地户口的人不可。这种"户籍歧视"没有道理,会对搞"歧视"的企业造成损失。但深究下去,也能解释这种貌似不合理的现象,那就是国营企业受制于很多人事规定,而且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也并不迫切。与此对照,民营企业用人,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就少得多。

歧视现象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是根深蒂固的,它要么源自广泛竞争的压力,要么源自个人偏好的驱动,要么源自每个人对陌生人群的无知,要么源自对陈规陋习的惰性。"歧视"这一行为本身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歧视的标准"则可以发生变化。可以预言的是,增进商业交流,有助于改善人们"歧视的标准"

如果政府禁止了本身合理的歧视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十年前美国经历了一次"次贷危机"。2000年前后,美国房价一直攀升,直到2006年房价开始掉头向下。2006年第四季度,人们停止还房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2008年,出现次贷危机,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都出面干预。

大家会问,怎么会有这样的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泡沫?房价为什么忽然会下跌那么多?

有人说,因为资本家贪婪。可是,资本家从来都是贪婪的,贪婪,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次贷危机。

也有人说,这是金融创新犯的错。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债务,被银行打包卖来卖去,链条太长,出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

但是,银行家从来都是精明而审慎的,在别的行业里面,怎么就没有商人,把东西包来包去,最后卖个好价钱糊弄别人呢?

这两个说法都没说到点子上。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上,美国人的购房率一向都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银行家非常的审慎,不轻易放贷,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买不起房的。而美国从1960年开始,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目的是希望矫正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

1991年,美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数据被公开化,大家可以拿这个数据来做研究。这时候就有人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人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拿到贷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

这时候,有很多记者,就经常拿这个数据库来说事、曝新闻,这些新闻能成为他们报纸很好的卖点。大家觉得,商业银行有特别强的歧视弱势群体的倾向。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迫于竞争,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凡是歧视就要付代价。如果你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你借钱,这就是银行的损失。所以在竞争之下,银行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如果你虽然是弱势群体,但是能证明自己还得起,银行仍然会放贷款给你。而,有一些弱势群体,信用差,还不起贷款,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如果它歧视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区别对待,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大众不相信这个。

到了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声称:我们不需要再做任何研究了,经过非常严密的计算,美国的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

这份报告出来以后,虽然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份报告做得很烂、数据处理不及格。但是大众不听这个,整个社会就掀起了一股要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为了让弱势群体拿到更多贷款,商业银行就得降低他们的放贷标准

4.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酿造次贷危机恶果

商业银行是自私自利的,不会随便放松放贷条件,承担它不应该承担的风险。政府的办法,是威逼加利诱,双管齐下。

所谓的威逼,政府规定:你如果歧视别人,歧视弱势群体,我们查出来了,就要兴起集体诉讼,罚你很多很多的钱。

所谓的利诱,就是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房贷合同,也就是让政府来承担所有放贷的风险。

这时候商业银行看懂了,他们已经没有风险,无论怎么放贷,最后都有政府兜着。既然政府要送礼,他们当然乐于接受了。

这时候他们就改变观念,不再对借款买房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相反,他们鼓励大家来借款。其中有一家叫Countrywide的银行,对借款人的审查放得最松,于是业务做得最大,而借款人对他们的满意度也最高。他们不再审核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相反,他们请明星拍视频,有人来借钱,就给他们播放这视频,教他们怎么样才能顺利通过借款申请,借到钱以后怎么开开心心成为业主。

当所有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当然会有一段繁荣的时间。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在花自己的钱,每个人都在花别人的钱。但一向审慎的银行知道,这些债务是有毒的,所以他们把这些债务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只是不知道谁最后捡到这个有毒的资产。

他们还相信一点,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你欠债越多,影响就越广,政府就越不会让你倒,所以他们就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下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银行家实施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时候,如果政府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强迫他们扭曲区别对待的标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今天这个故事,是很有启发性的。每当讲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就说:这是市场失败,这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很少有人明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政府强迫商业银行改变区别对待贷款申请人的标准造成的。这不是市场失败,而是政府失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