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去香港上大学没任何价值

很多人很有意思——他们喜欢去香港上大学。

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告诉你,原因是第一离家近,方便回家和父母去香港看望孩子。第二是香港的大学都是名牌大学。第三香港的大学好申请。第四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有国际教育背景,且可以锻炼英语。

他们的理由全部不成立。而且他们一定会失望。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搞懂上大学逻辑。所以他们一定会像几乎所有香港的大学留学生一样发现去香港留学完全没什么用,根本达不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请注意——这里之所以用"几乎"这个词,仅仅是因为最近20年香港的大学毕业的学生,只出了一个汪涛——大疆创新的创始人。

最近就有一个父亲,私信来咨询我。他们家里挺有钱的,儿子上的国际中学,不用参加中国的高考。他们家是山西太原的。他们家对孩子的规划就是让儿子以后去香港读大学,或者是去新加坡或者是澳门。

规划完全错误。选的三个地方全部错误。整个思路完全错误。

他们第一压根就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第二根本没想清楚自己要从大学投资里获得什么,第三他们完全不了解现在这个社会的职场对学历的认可状况。

千万不要去香港留学。不要去香港留学。不要去香港留学。重要的事说三遍。也尽量不要去澳门和新加坡留学。

第1——香港的留学生在大陆根本不值钱。尤其是在深圳。为什么?因为太多太多了。完全没有溢价了。因为太好申请了。我们认识的很多二本毕业的人都可以申请到香港的各个知名大学。可想而知香港的学校含金量有多低?

很多人觉得香港的学校可以读一年研究生,而且离家近,你这么想——别人也这么想啊。大家都这么想,那还有什么意义?门槛越低越不值得去。因为你本来就付出了很大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什么不把别人甩开呢?

考清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把普通高校的人甩开?留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把没留学的人甩开?可是去香港留学——完全甩不开。

第2——学校的排名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产业环境。

香港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方之珠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中国唯一一个和外界进行资本交流和商业模式交流的城市了。香港在中国的经济体系里的可替代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幅度的下降。

而且近几年本来香港的经济就不在增长了,GDP最近几年基本都是0增长甚至负增长。尤其是疫情之后,旅游业受到重创,大量的店铺关店,大量的人员失业。你去一个GDP0增长的地区读书——相当于去了一个周围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打工的地方,去了一个存量环境中,你学不到任何东西。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的GDP也已经连续好几年是0增长了。

你要知道——即使是在疫情之前,大量的香港本土的大学生,也都是香港的名校毕业的,出来就去酒店当前台,出来就去奢侈品店当导购。你出国留学是为了当前台的吗?而现在?连当前台都不容易了。因为大量的酒店歇业。

香港已经产业空心化了,唯一还有活力的产业就是金融业——但是如果想在国际金融领域赚到钱——不是进投行就能赚到钱的,即使是香港的本土金融人才,大部分也是美国留学回来的,而且做金融,你要有非常强的关系。绝大部分人在香港做金融只能卖保险。而现在疫情,保险也卖不出去了。

第3,香港没有科技产业。把这句话记住。

香港这么多年,只出了一个汪涛,创业还是来深圳创业的,不是在香港创业的。一个是GDP0增长,一个是没有科技产业——导致了香港最近20年几乎没有出过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创业者。出来全部都是打工。

读大学读的是产业环境,不是读的大学本身——所以斯坦福很牛逼,因为硅谷的产业环境,比几乎所有的美国东部学校都要好,比美国几乎所有的常青藤盟校都要好。

宾夕法尼亚大学再好,费城不好,没有用。但是从孙正义,到杨志远,到马斯克,到Google的创始人,几乎全部是斯坦福和伯克利出来的——因为有硅谷。就连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哈佛一辍学,立马就去加州了。

第4,香港的很多专业,看似排名很高,看似很有优势——其实没有任何用处。

比如在香港读法律,几乎没用。因为既和大陆的法律体系不一样,和美国的法律体系也不一样。再比如去香港读会计,和大陆的会计准则不一样,和美国的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法律和会计,他们的领军人物也都是美国毕业的。

所以你要留学,为啥不去美国留学呢?去香港学什么呢?尤其是文科生,文科生的专业一定要在相应的经济体系内才能发挥作用,而香港又没有科技行业的产业环境。去学一堆的酒店专业,传媒专业,有什么用呢?香港就连TVB都快倒闭了,香港自己的电影都没什么人投资了。去学什么呢?

那很多人会问,留学应该去哪?应该读什么专业?

很简单——如果要留学,最好去美国留学,其次去英国。不要去香港,不要去新加坡,不要去澳门。最好也不要去澳洲和新西兰留学——除非你打算直接移民留在那,除非你没打算创业,没打算赚钱。

如果你打算回国,或者你打算以后有机会创业——你最好去美国和英国留学,最差也得是日本。日本还是有一些产业的,而且很尖端——比如化工、比如材料,比如汽车。但是日本的计算机不行。

那读什么专业呢?

教育学这种一看就是申请不到好专业的人才去的。统计学这种,没有很强的计算机背景的统计学学生可以直接被时代淘汰了。经济学的学科红利已经完全结束了,现在已经不是20年前30年前那个国外留学回来的经济学学生就可以直接研究员或者当顾问的年代了,这个学科的红利在中国已经结束了。

留学尽量不要学文科类的专业——如果一定要学文科——就学法律。法律还是有点用。会计也有点用,虽然用处不大,出来只能进四大。

法律是文科最有用的专业——尤其是从事金融类的工作——几乎所有的投资大佬都是学法律出身的。投资最后就是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要么是律师出身,要么是四大出身的人。其他的什么哲学、教育、艺术、城市规划、设计这种专业,这都是学渣学的。

大学学专业——最好选一个能吃饭能创业的——比如数学、比如计算机、医学。如果你对文科专业感兴趣,可以选修一个专业就可以了,不要把它当主专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