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吃垃圾食品——水果、蔬菜、碳水、喝粥、淀粉。
中国人对营养学的误区很深,并且由于诡异的中医理论的影响,你在市面上几乎见不到正常逻辑的营养观念。吃东西对健康很重要,所以有必要按照我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下。
要想理解中国的餐饮文化,必须首先理解——中餐的文化,本质上是缺乏蛋白质来源的饮食文化。
所以即使是中餐的素食,也要做出肉味。最典型的是鱼香肉丝。肉很少,有鱼味。再比如很多素食,其实都是把素食做成肉的形态让你去吃。再比如,为了补充蛋白质,中国人发明了豆腐,也就是植物蛋白的摄入方式。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缺乏蛋白质的食物更有肉味——中国人发明了熬汤。最典型的是拉面,一大锅汤,几根牛骨放进去熬,浇在面上,就有了肉味。
中国人甚至发明了辣条——羊肉味、牛肉味辣条。典型的穷人的食物。
西安的羊肉泡馍也很典型,典型的碳水区为了追求肉味,给你弄个羊汤泡馒头,羊肉泡馍,其实没啥羊肉,就是有个羊肉味。那为啥要让你吃馒头有肉味呢?因为人类是肉食动物,对肉有天然渴望。
如果你有钱,为啥不直接吃肉呢?还泡啥馍啊。这不脱了裤子放屁吗?
比如欧美等蛋白质产量丰富的地区,很多时候一块牛排就是直接煎了,就很好吃。这就是蛋白质的魅力。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烹饪做法。
再比如,中餐大都重油重盐重口味,尤其是最近10年,基本上只有川式和湘式的菜品才能开遍中国,包括烧烤,这些都是重油重盐的菜品。而像广东菜其实在全国是开不起来的,广东菜所谓的追求食材的原味,其实是因为广东菜相当大一部分是海鲜,食材成本太高,或者供应链根本没有那么大产能。
那为什么要重油重盐呢?
因为蔬菜等食材,其实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当然也没什么营养,必须要用佐料去烘托食材才能有食欲。
其实好的食材,像好的牛排、好的羊肉,是完全不需要任何佐料的,哪怕是清水煮开了都很好吃。因为它自身就带油、自身就有很强的蛋白质的香气。
复杂的烹饪做法——本身就是因为食材本身没有价值。
再比如,中国人为了追求蛋白质——广东人甚至会吃老鼠和蛇。其实并不好吃。蛇和老鼠都是杂食性或者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肉不好吃。
食草动物的肉最好吃——比如牛羊。
猪是杂食性动物,肉就不太好吃了。
曾经中国南方漫山遍野的穿山甲,为了追求蛋白质——穿山甲在大陆境内几乎绝迹了。其实穿山甲一点都不好吃。
再比如,欧美很多国家的人是不会吃猪头肉的,就是因为蛋白质产量高,不需要吃那些东西。而中国不仅吃猪头肉,连鸭肠连鸭血都不放过,连内脏都不放过。就是因为不能浪费,肉食来源太少了。
所以你要想理解中国大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和营养学观念——你必须要了解这个背景。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营养学观念,本身就是被缺乏蛋白质来源这个事实洗脑过的。因为缺乏蛋白质来源,所以必须在已有的不太营养的产品里寻找最优解——但是这个最优解,本身就是次优解。
这个次优解还诞生了很有意思的错误观念——
认为水果有营养。水果就是水分和糖而已。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不仅没营养,吃西瓜还容易尿床,因为水分含量实在太高。
很多人怕长胖,于是拼命吃水果——还不如直接在水里泡糖,既省钱,能量补充效率还更高。我每次去西藏旅游,到了拉萨第一件事就是先买三盒葡萄糖,直接喝完,就开始玩。缺氧的本质其实就是血液里含糖量低了,你需要补充能量。直接喝糖就可以了。吃水果又贵又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欺骗你的胃。
还有什么喝粥,尤其是广东人喝粥的观念。喝粥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一堆米饭,你蒸也是米饭,你花费1小时熬粥,他他妈的就不是米饭了?
众所周知,广东本地人的平均身高是比较低的。
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麦当劳肯德基当做垃圾食品,是他们把油炸食品和肉食品的逻辑搞混了。麦当劳肯德基里,除了完全油炸的薯条以外,绝大部分的食品都是非常健康且富有营养的,而且能量补充效率极高。你几乎可以在20分钟之内快速补充能量,并且高强度持续工作4个小时不饿。
当然,麦当劳肯德基味道不太好,比较单一,这是另一个问题。
在美国,即使是比尔盖茨巴菲特特朗普这样的社会顶尖富豪和精英阶层,也会经常吃汉堡,甚至顿顿吃汉堡,并且可以高强度工作、并且可以活到90多岁,并且智力很高。
第1,饮食有一个主材和配材的问题。这是很多中国人搞不懂的。并不是说吃菜没有用,吃水果完全不好。
但是由于历史上中国缺乏蛋白质来源,所以除了个别菜以外,中餐绝大部分都是以非肉食为主材的,要么是以蔬菜为主材,要么干脆就是像砂锅粥这样以碳水为主材。蔬菜的作用主要是配材,也就是解腻用的,水果也是类似的作用。
第2,饮食有一个能量摄入效率的问题。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问题,摄入时间、金钱,和你得到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假如你花了2小时吃了水果,你饱了,但实际上你很快就会饿,且你真是摄入的能量不高,你就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脑力工作。比如你如果这么吃饭,你就当不了作家,当不了程序员,当不了直播带货主播,这些工作都是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当然体力要求也很高,下面我们再讲纯体力工作和脑力工作的区别。
第3,因为有胃和大脑的联动,人吃饭是有饱腹感的。请注意这个饱腹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当你吃了很多零食或者水果,或者蔬菜,你有了饱腹感,因为你的胃被撑满了,你的大脑告诉你——你饱了。不吃了。但是经常吃食堂的人都有一个经验——就是食堂的饭菜,吃完了饱了,很快就会饿。就是因为缺肉和缺油。所谓的没有油水。
也就是说,胃是有欺骗性的。尤其是当你吃了一堆能量密度很低的东西的时候,你饱了,但是你很快就会饿。那么,你吃东西的时间其实是被浪费了。花两小时吃水果,不如花半小时吃肉。
第4,纯脑力工作是需要大量蛋白质摄入的,才能支持大脑高强度工作。
很少见到人能够定义好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的区别——最好的定义是,凡是和人类语言智慧有关的工作,都是脑力工作,无关就是体力工作。
你背沙袋,就是体力工作,你做直播带货,你需要讲话,就是脑力工作,你编程,用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脑力工作,你写作就是脑力工作。你研究数学,就是脑力工作。
中国人对营养学的误区很深,并且由于诡异的中医理论的影响,你在市面上几乎见不到正常逻辑的营养观念。吃东西对健康很重要,所以有必要按照我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下。
要想理解中国的餐饮文化,必须首先理解——中餐的文化,本质上是缺乏蛋白质来源的饮食文化。
所以即使是中餐的素食,也要做出肉味。最典型的是鱼香肉丝。肉很少,有鱼味。再比如很多素食,其实都是把素食做成肉的形态让你去吃。再比如,为了补充蛋白质,中国人发明了豆腐,也就是植物蛋白的摄入方式。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缺乏蛋白质的食物更有肉味——中国人发明了熬汤。最典型的是拉面,一大锅汤,几根牛骨放进去熬,浇在面上,就有了肉味。
中国人甚至发明了辣条——羊肉味、牛肉味辣条。典型的穷人的食物。
西安的羊肉泡馍也很典型,典型的碳水区为了追求肉味,给你弄个羊汤泡馒头,羊肉泡馍,其实没啥羊肉,就是有个羊肉味。那为啥要让你吃馒头有肉味呢?因为人类是肉食动物,对肉有天然渴望。
如果你有钱,为啥不直接吃肉呢?还泡啥馍啊。这不脱了裤子放屁吗?
比如欧美等蛋白质产量丰富的地区,很多时候一块牛排就是直接煎了,就很好吃。这就是蛋白质的魅力。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烹饪做法。
再比如,中餐大都重油重盐重口味,尤其是最近10年,基本上只有川式和湘式的菜品才能开遍中国,包括烧烤,这些都是重油重盐的菜品。而像广东菜其实在全国是开不起来的,广东菜所谓的追求食材的原味,其实是因为广东菜相当大一部分是海鲜,食材成本太高,或者供应链根本没有那么大产能。
那为什么要重油重盐呢?
因为蔬菜等食材,其实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当然也没什么营养,必须要用佐料去烘托食材才能有食欲。
其实好的食材,像好的牛排、好的羊肉,是完全不需要任何佐料的,哪怕是清水煮开了都很好吃。因为它自身就带油、自身就有很强的蛋白质的香气。
复杂的烹饪做法——本身就是因为食材本身没有价值。
再比如,中国人为了追求蛋白质——广东人甚至会吃老鼠和蛇。其实并不好吃。蛇和老鼠都是杂食性或者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肉不好吃。
食草动物的肉最好吃——比如牛羊。
猪是杂食性动物,肉就不太好吃了。
曾经中国南方漫山遍野的穿山甲,为了追求蛋白质——穿山甲在大陆境内几乎绝迹了。其实穿山甲一点都不好吃。
再比如,欧美很多国家的人是不会吃猪头肉的,就是因为蛋白质产量高,不需要吃那些东西。而中国不仅吃猪头肉,连鸭肠连鸭血都不放过,连内脏都不放过。就是因为不能浪费,肉食来源太少了。
所以你要想理解中国大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和营养学观念——你必须要了解这个背景。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营养学观念,本身就是被缺乏蛋白质来源这个事实洗脑过的。因为缺乏蛋白质来源,所以必须在已有的不太营养的产品里寻找最优解——但是这个最优解,本身就是次优解。
这个次优解还诞生了很有意思的错误观念——
认为水果有营养。水果就是水分和糖而已。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不仅没营养,吃西瓜还容易尿床,因为水分含量实在太高。
很多人怕长胖,于是拼命吃水果——还不如直接在水里泡糖,既省钱,能量补充效率还更高。我每次去西藏旅游,到了拉萨第一件事就是先买三盒葡萄糖,直接喝完,就开始玩。缺氧的本质其实就是血液里含糖量低了,你需要补充能量。直接喝糖就可以了。吃水果又贵又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欺骗你的胃。
还有什么喝粥,尤其是广东人喝粥的观念。喝粥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一堆米饭,你蒸也是米饭,你花费1小时熬粥,他他妈的就不是米饭了?
众所周知,广东本地人的平均身高是比较低的。
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麦当劳肯德基当做垃圾食品,是他们把油炸食品和肉食品的逻辑搞混了。麦当劳肯德基里,除了完全油炸的薯条以外,绝大部分的食品都是非常健康且富有营养的,而且能量补充效率极高。你几乎可以在20分钟之内快速补充能量,并且高强度持续工作4个小时不饿。
当然,麦当劳肯德基味道不太好,比较单一,这是另一个问题。
在美国,即使是比尔盖茨巴菲特特朗普这样的社会顶尖富豪和精英阶层,也会经常吃汉堡,甚至顿顿吃汉堡,并且可以高强度工作、并且可以活到90多岁,并且智力很高。
第1,饮食有一个主材和配材的问题。这是很多中国人搞不懂的。并不是说吃菜没有用,吃水果完全不好。
但是由于历史上中国缺乏蛋白质来源,所以除了个别菜以外,中餐绝大部分都是以非肉食为主材的,要么是以蔬菜为主材,要么干脆就是像砂锅粥这样以碳水为主材。蔬菜的作用主要是配材,也就是解腻用的,水果也是类似的作用。
第2,饮食有一个能量摄入效率的问题。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问题,摄入时间、金钱,和你得到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假如你花了2小时吃了水果,你饱了,但实际上你很快就会饿,且你真是摄入的能量不高,你就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脑力工作。比如你如果这么吃饭,你就当不了作家,当不了程序员,当不了直播带货主播,这些工作都是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当然体力要求也很高,下面我们再讲纯体力工作和脑力工作的区别。
第3,因为有胃和大脑的联动,人吃饭是有饱腹感的。请注意这个饱腹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当你吃了很多零食或者水果,或者蔬菜,你有了饱腹感,因为你的胃被撑满了,你的大脑告诉你——你饱了。不吃了。但是经常吃食堂的人都有一个经验——就是食堂的饭菜,吃完了饱了,很快就会饿。就是因为缺肉和缺油。所谓的没有油水。
也就是说,胃是有欺骗性的。尤其是当你吃了一堆能量密度很低的东西的时候,你饱了,但是你很快就会饿。那么,你吃东西的时间其实是被浪费了。花两小时吃水果,不如花半小时吃肉。
第4,纯脑力工作是需要大量蛋白质摄入的,才能支持大脑高强度工作。
很少见到人能够定义好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的区别——最好的定义是,凡是和人类语言智慧有关的工作,都是脑力工作,无关就是体力工作。
你背沙袋,就是体力工作,你做直播带货,你需要讲话,就是脑力工作,你编程,用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脑力工作,你写作就是脑力工作。你研究数学,就是脑力工作。
乔布斯不吃肉的,貌似也没事
回复删除水果蔬菜很好啊, 配合鱼肉,鸡肉,牛肉食用就更好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