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

国内职业教育实际是托管淘汰者

好大学的毕业生都有一个相对较高的高考分数。

所以,各单位用工歧视,本源上歧视的不是你读了普本还是职校,歧视的是你的高考分数。只是你的高考分数对应着不同档次的学校而已。

当前中国的普本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以高考和中考分数为准绳简单粗暴的分层产物。
中考时,成绩高的那一半学生去上普通高中,准备考大学;成绩差的另一半学生去读职高,学习职业技能为打工做准备。高考时,成绩高的那一部分学生去普通大学,成绩低的另一部分学生去高职院校学技能。

985(双一流)学校牛,根本不是老师牛,而是学生牛,把牛校学生聚在一起,不给他们配老师,不给他们上课,只给他们教材和设备,让他们自学,他们依然能成才。

我要明确地说,我不歧视职教生。我还要告诉读者,很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非常优秀,他们的短处是不爱学习理论知识,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也聪明,也上进,人品和能力没有任何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最根本的价值不是教授职业技能,而是用学历教育模式完成"后进学生"的"托管",用"教育的保姆功能"管控学生不出事,让学生健康长大。这一点在中职中专教育中尤其明显。
以上就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本质。

千万不要小看职业院校以学历教育的形式提供给全社会的"教育保姆功能",职业院校为义务教育之后所有的后进孩子提供了"托底教育",由于有这些职业院校"托"住了教育的"底",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后进学生有了去处,才使得这些后进孩子在看护中安全长大,而不至于放纵堕落。

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应立足于中低端劳动者的培养,而不是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最难最痛的点是什么?
不是高技能人才的欠缺,而是普通劳动者的严重匮乏。普通劳动工人的日益匮乏已经在动摇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了。

接受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工作可干。他们的工作在哪里?主要在制造业!

但是现在,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上逻辑是混乱的。没有把这些数以千万计的职教生往制造业有效引导。什么叫有效引导?就是在学生求学期间,让他们全部进入有规模的正规制造企业,像全职员工一样去工作,像全职员工一样去拿薪水。对职教学生的劳动素质养成,比技能教授更重要。

乘着他们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机,打通从学校到大企业的用工路径,用正式的工作来培养青年的劳动意识,用工作的报酬来刺激青年的获得感,干一两年,年轻人也就习惯了上班赚工资的生活。

有很多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行业,这些产业确实需要有较高意识、思维、情商和技能的新型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也需要这些产业中的公司来培养。

所以,向民营资本开放职业教育应该成为非常重要的国策。

职业教育是最应该市场化的,因为职业教育就是为市场服务的,不走进市场,不与市场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最近"双减"政策一落地,比教培机构还着急的,是报培训班的家长。狂热的校外培训其实是由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推动的,而参加校外培训最多的是小学和初中的孩子。

为什么?因为初中毕业时就要面临人生最重大的分水岭。初中升高中时"普职比大体相当"是当前的一项基本国策,不管各地的具体执行力度如何,孩子们上普通高中越来越难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北大教授姚洋在《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的访谈中认为:只有一半孩子可以上普通高中是过早分流,违背了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

这篇文章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仅在今日头条就有2600条评论,从那些评论看,绝大部分家长是不认可利用中考进行普职分流的。希望教育主管当局能听取民意,尽快调整。

如果初三毕业时就要"一考定终身",那么小学和初中的学科类课外辅导班根本就没法管得住,哪个家长敢放手啊!现在孩子本来就生的少,很多家庭都是独苗一根,父母双方都是大学生,甚至985大学出身,奋斗了几十年,到自己孩子这里,初三毕业就上个职高?反正我是不能接受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