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为什么对别人不应该诚实

一般父母很难培养出好的人才,是因为父母弄不清家庭化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的区别。

以品德教养,诚实为例。
父母肯定是希望孩子对自己保持100%的诚实,这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但很多人不明白对父母100%诚实,和对所有人100%诚实的区别。这就导致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会不分场景,不分情况,一味的教育孩子诚实是美德,对任何人都要这样。
事实上在社会上对所有人都100%诚实,这绝对不是美德,而是愚蠢,并且是巨大的愚蠢。
当然,如果父母这么教孩子,同时自己也能做到,那也不算太糟。可父母自己也做不到,那就完了。

孩子打翻了花瓶,父母问谁做的?要诚实!孩子小心承认是自己干的。父母上去就是一巴掌。这样在孩子的认知中就会形成一个严格的对应关系:
诚实=挨打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教育的所谓诚实美德,就不是品德教育。而是奴才,玩物教育。父母只是想控制玩弄操纵小孩,随意的轻蔑侮辱而已。
但这种心态,以教育和道德的面目包装一下,就显得正当充分了。

父母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然后自己答应了孩子考满分就给xx钱。结果真考到了,父母就耍赖,说给你算学费了,不给了。
这种也是同理,父母只是把孩子当玩物。

以上两种都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还有一种就是对外的处理方式。
父母刚教给孩子要诚实,然后就有邻居同事过来,拉着父母要去吃饭。父母说不了,我们家刚吃过了。孩子满脸疑惑,咱家明明没吃饭啊,为什么爸妈要撒谎?
这个时候爸妈对孩子的讲述,就尤为重要。讲得好,会让孩子慢慢精通俗世的社会智慧。讲得不好,会让孩子偏激,或者变为蠢材。

红楼梦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这里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其实很大一方面就在于对「诚实」策略的运用与讨论。很多家长其实自己都不清楚的。小孩问,他自己都会被绕进去。

网上有关人际交往、社会交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新的流行词,比如什么社恐、社牛、讨好型人格、精神内耗、拒绝困难症等等。
无数的人争相恐后上来分享案例,把一个特别简单的,见人笑一下打招呼这个基本家教礼貌的事情,都形容的惊心动魄,万分艰难,难度堪比人类攻克可控核聚变治愈癌症。

看这些戏精分享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小破事,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废物是越来越多了。
但如果深究这些废物的家庭,你会发现他们的家长基本也都是铁废物,什么都不懂,一直被人欺负到中老年。废物会遗传。

如果你不幸出生在这种家庭,最重要的就是明白社会智慧和人情世故不是什么肮脏技巧,而是基本的自保策略,需要慢慢的,一点一滴的积累。
这更不能刻意回避,自欺欺人,觉得自己内向,不擅长交际不是什么缺点,可以扬长避短。

所谓的扬长避短,是分为基础技能和特殊技能的。
交际属于基础技能,人是社会性动物,你想在社会群体中生活,这个技能就类似你吃饭喝水,呼吸吞咽一样。

人可以避开吃饭喝水,呼吸吞咽而活着吗?完全不可能,避开了人只会死。

交际就是类似呼吸吞咽一样这么一个基本动作,这就是每个社会人士的最基本日常。你想避开,是绝对不可能的。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