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

工作细节——时间点的重要性

有时候我们会在工作中碰到这样的情况:

协作任务,主导部门为我方,我方部分先行处理(阶段A),完成后交付给对方部门继续进行(阶段B),等待对方完成后,我方再接着继续执行(阶段C)。

在交付给对方部门时,对方告诉你说:「已收到,我们会在近期处理,完成后通知你。」

很多人到这一步,就认为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就不怎么管这个事情了。

还有些人可能会记录一下这个任务,把任务状态标记为「等待处理」,之后也不怎么管了。

这种任务,我方完成了,交付给其他部门了,之后等通知不就完了吗?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

如果是重要任务还好,大家盯得紧,自己也上心,对方也会尽快反馈。

但如果是不那么紧急的任务,到这个环节就很容易出现「我方不知道对方任务完成的时间点」、「对方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拖延或工时评估较长」。

于是,这个未完成的任务,就很可能进入「黑盒状态」。

没有人知道这个任务的具体进度、优先级,也不确定到底什么时候这个任务能完成。

偶尔可能有人想起来,就问一下,想不起来,可能就一直拖下去了。

等上司回头问,这个事情做的怎么样啦?

下属多半很茫然:这个任务后续部门还没有给我们反馈。

这种情况在工作中很常见,尤其是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新人。

年轻的员工,之所以常导致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

1、观念上,对自己的角色还停留在被动执行上,认为自己的只要把自己的一小块做好了,就没问题了,任务交接给后续部门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后续部门如果没有处理好,那是他们猪队友,和我没关系。

2、在经验上,对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程度不够。例如说我们当我们把任务交付给其他部门,但对方尚未给出确定的时间点时,我们是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反馈信息的。这时候很多人就觉得,既然我得不到反馈,那就先等着吧,等着反馈就好了。

但到了这一步,等待就意味着「时间点的丢失」,作为主导方,你在此时就已经失去了对这个任务处理进度的控制。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那我天天追着对方去问就可以了吧?

这样也还不够好,因为如果你天天追问,对方还是无法回复你一个时间点,那么你的追问就变成了无效工作。

建议的方式,是任务交付给对方,对方无法给你后续任务完成的时间点时,你要主动帮他建立一个「确定时间点」的最晚期限。

(这个期限不建议设置很长,2-3天足够,太长会导致拖延的风险,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工期的评估不需要很久)

如果到这个期限,对方还是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

这就意味着,任务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提前感知到风险,就可以预防性处理,从而降低风险,争取了时间。

这个细节并不存在什么难度,重点主要在你对任务有「时间线」的概念。

面对一个任务,将它视为时间线上的一个长条蛋糕,你打算把蛋糕切成几块?

大多数工作比不了工业流水线,每个环节的规范、时间都不是固定好的,有太多的变量、风险存在。所以时间线上的时间点越多,你对整个任务的进度就越有把握。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不习惯建立一些「非关键性的时间点」,他们认为一个「模糊的」、「不精确的」时间点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实际意义。

例如说上司交代小明一个任务。

小明估计这个任务大概需要两天或者一个星期,因为他需要和公司的客户去沟通这个事情,所以时间上不是特别确定。

他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就不会主动提及时间点的问题——他觉得自己还不确定呢,提了也没啥意义啊。

但实际上,看似「不确定」、「不知道」、「不可控」、「模糊的」、「不精确的」的信息就一定没有意义吗?

不。

很多时候你给不出一个精确的答复,但你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区间」。

一个「合理的区间」其意义与「不可控、不清楚」是完全不同的。

「合理的区间」意味着,这件事最后的时间点,在目前来说,是动态的,有可能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处于可控(合理)范围之内。

很多时候上司、同事,并不要求你有多精确,他们只是希望,交付给你的任务,不处于一个「未知的黑盒状态」。

就像孩子出去旅行几个月,家长也无所谓,但如果突然失联几天,做父母的肯定会急死了。

回到我们在文中列举的这个例子,虽然你建立一个「让对方确定时间点」的时间点,这本身并不能提高任务处理的效率或质量,但是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了对项目的控制程度,也侧面降低了项目失控的风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