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

超越二元思维,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当今互联网上的二极管实在是太泛滥了,以至于有些聪明人开始以毒攻毒,调换一个立场和逻辑再阐述一边,看似也很有道理,又打破网友认知了,然后他悄悄完成双向收割。

二元思维为什么这么流行?是因为它非常简单,把一个事情抽象到只剩下两极,能不简单吗?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是没那么简单的。过度简化就会丢失非常多的信息,从而导致不准确,甚至完全失去分类的意义。

但头脑很简单的人看见了之后就如获至宝,可总算找到自己能快速理解的事物了。很多人读书的时候面对选择题和问答题束手无策,但面对打勾打叉的判断题还是信心满满的。

想要超越二元思维也很简单,我抛砖引玉,介绍几个思维方式:

1、光谱思维

或者叫灰度思维。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可能是像一条光谱,从白到黑经历了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变化。最常见的就是理性和感性之争,其实没有人是纯粹理性或者纯粹感性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倾向性会有一些差异。

再举个例子,这半年因为ChatGPT的出现,很多人开始争论人工智能是不是要超越人类了,这其实也是二元思维。智能本身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能简单地说谁超越了谁。对,即便图灵测试也只是一个简化测试。

我觉得不妨就把智能看做是一条很复杂的光谱,人类的智能大致是以正态分布的规律分配在这条光谱之上,而人工智能当然也在其中,在某些方面超越(部分)人类,在另一些方面还远远落后。

一定要争论谁超过谁,是小孩子的思考方式。(牛顿和爱因斯坦不要打了)

2、四象限

涉及到两个属性时的分类,就可以考虑四象限。比如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当然也是二极管思维,有没有一种可能,选择和努力都很重要呢?我们用四象限的方式来考虑,就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对的选择+努力=好结果;(2)错的选择+努力=南辕北辙;(3)对的选择+懒惰=拍断大腿;(4)错的选择+懒惰=活该;

当然这里也依然是一种很简化的分类,但是,干嘛非要争个选择大于努力还是努力大于选择呢?

关于四象限,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常用的比如有任务优先级四象限,效率提升四象限,性格模型四象限,SWOT四象限等等。

多说一句,周易64卦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强化版的象限工具,把事物分为64个象限来分析。这个话题容易起争议,就不展开了。

3、数学思维

之前有人说很多人男人经不起诱惑,却总怪罪到工作性质和环境上去。说到底,意志力和环境到底哪个重要?一定要分个上下,这也是一种二极管思维。但实际上行为学上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人的自控能力往往是挡不住环境的暗示的。福格行为模式B=MAP就解决了这个冲突,它认为一个行为是否会发生离不开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动机M,能力A,P提示。

换句话说,都重要,别争了。

还有我微博上聊过很多次的关于目标和系统,一会说放弃设定目标,专注打造系统,一会说没有目标就无法聚焦。两种说法都对,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两者并非0和1的关系,而是1和N的关系。
https://hwv430.blogspot.com/2024/02/blog-post_80.html

4、结构化思维、系统思考、复杂性理论等等。

不多说了,这个话题实际上说不完。有兴趣的大概要看很多本书才行。只是想强调一点,对立和简化思维是有毒的。用查理芒格的话说:你必须掌握多个思维模型才能接近真相,也就是所谓的多元思维模型。实际上这个结论本身就有一个数学模型:孔多塞陪审团定理。

当然,这些思维模式本身也是一种简化的方式。准确的说,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错误的,它们只能再特定条件下成立,因为抽象必定意味着丢失信息,丢失信息必定就不够准确。但人类可以借助这些工具来辅助进一步思考,同时要随时准备接受更好的解释。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妄想简单是有害的,人一旦起了分别之心,就给自己堵死了很多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