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近代中国在世界上并没有多少存在感

读中国近代史,最容易掉进的一个陷阱,就是落入这样一种暗示:
"中国是世界的唐僧肉,列强不是在侵略中国,就是在准备侵略中国。"
事实大相径庭。从1840-1950年代,对欧美列强而言,中国除了在德意日结盟后的二战时期和半岛战争时期的十来年中,一度吸引到比较多的关注之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非常不重要的、贫穷蛮荒的角落。
如果说西班牙称霸海洋时期,欧洲人对中国的财富(也仅仅是财富)还有一些想象空间的话,在马嘎尔尼之后,中国愚昧、贫穷和蛮荒状态,已经为欧美世界完全洞悉。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抛离了世界财富循环核心轨道。三大传统出口商品中,陶瓷已经被德国、英国甚至意大利的产品甩出八条街,丝绸也被意大利本土丝绸和印度棉布取代大半,仅剩下的一个茶叶,那时距离英国人在大吉岭大规模种植茶树,也只有不到20年了。
所以英法美德这些,自始至终都从没有把关注重点放在中国身上,他们有的是更重要的事情要忙。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充其量只算是对方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极其有限的精力投入有限战争、以此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商业布局而已。三次战争,对方投入的资源、军力和精力,都十分有限。一鸦期间,英国人正忙着埃及战争;二鸦前夕,英法刚结束惨烈的克里米亚战争——一场英法两国各损失约10万人的战争;二鸦期间,英国人还忙着镇压印度的"民族大起义",损失英军6000余人,哪一次损失是合计损失不到200人的两次鸦片战争可比的?甚至相近时期的第二次英缅战争,其规模和优先级都高于二鸦。
给中国造成空前灾难的八国联军侵华,战后赔款总额也只有4.5亿两白银,其中一半左右为惩罚性赔偿。而在联军攻占京津的同时,英国在南非进行的布尔战争,所花费的军费,按照当时的英镑兑黄金比率和金银比价,高达15亿两。
欧洲人自始至终都从未考虑过直接统治中国——经济上根本不可行、不合算。他们唯一所求的,无非是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而已。为了这一目的,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谈判中,甚至都没向清廷勒索战争实际军费之外的赔款。
但有两个国家例外。
第一是俄罗斯。这货才是唯一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惦记东方领土的国家,而且没有浪费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不是1904年日本悍然发动日俄战争,中国会比历史上提前31年丢失东北。而且更关键还有两点:被俄人吃下去的领土,鲜有吐出来的;对母国尚存的被占领土上的人民,俄人历来是留地不留人的。
讽刺的是:偏偏这个最惦记中国、坑害中国最深的国家,却在这里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黄俄孝子贤孙。
这智力真的无敌了。
第二个才是日本。但同样讽刺的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之前,这块土地上,日本的孝子贤孙的数量和狂热程度,可能仅次于后世的黄俄。上至庙堂诸公,下至街痞流氓,汉奸数以百万计。而很多真正为抵抗日寇浴血八年的将士,后来的遭遇却令人无语凝噎。抗战胜利都八十年了,一群脑残依然在街头抗日,抗尼玛个腿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