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经济的朋友,从今年开始,可以把"GDP"这个指标从自己的关注项目中取消了。
与大多数人无关的指标,它就是一个游戏数字。大国人可以玩废很多东西,比如WTO、GDP……
本质上,GDP只是一个西方概念、流量概念,它能大致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前提,是体质结构正常、统计相关部门有基本的操守。这两个前提去掉其中一个,指标就会严重失真;去掉两个,那就成了数字游戏:只要太阳还在升起,指标本身就不会有问题,只是对绝大部份人失去意义。
纳入统计的GDP流量,应该是能够增加真实的社会财富总量、或者提升国民的生活舒适度的有效流量。到各国在统计中,往往都会纳入一些无效流量。
何谓有效流量?比如从国民中分出若干队,其中甲队付费请乙队洗头,乙队付费请甲队洗脚,甲乙两队在都收获舒爽的同时,还都获得了收入,可以有钱去买丙丁戊己庚辛队的其它产品和服务,那么这里洗头洗脚的流量就是有效GDP,尽管这种GDP的质量不算特别高。
而另一些就是无效或者近似无效的GDP了:❶村长付高额工资请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反复挖坑填坑玩;❷花钱买材料、请工程队把同一条马路一年内反复挖开重修十遍;❸为了耕种后山的10亩旱地,挖一条5公里长的隧道建设一条双向六车道公路……所有这些流量,都是计入GDP的,而且数字比洗头洗脚要凶猛得多。但这种GDP,既不增加社会有效财富,又不提升族群的舒适度,只是少数人聚拢财富的工具,属于无效GDP、或者假GDP。
当然,二战之后,各国在这方面的德性大都表现得不那么出色。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个根本性真假GDP分界线:
一是债务堆积程度。当债务利息高于同期有效GDP增量的时候,GDP的增长就开始等于大部分民众的财富的负增长。这是早就开始了的阶段。
把债务利率强行降到零能解决吗?有的体质结构可以,有的不行。因为在某种体质结构下,这种操作将迅速进入下一阶段:
二是无效GDP或者叫做假GDP的增量迅速超过名义GDP的总体增量。在正常利率下都无法阻止把资金投入无效或者游戏领域的体质,在零利率环境下,这种游戏自然只会彻底失控。强大的挤占效应,就如同某种细胞对正常肌体细胞的挤占一样。
让GDP保持不被玩废的体质,必须是不能让非财富创造部门一家独大的体质。体质不改,甚至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按人头发钱"都没用。
按人头发钱有效的前提,是改善普遍意义上的居民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分配比例,否则纯粹就是粥锅里加水。按照体质结构,加水越多,分到大部分人碗里的粥米,只会越来越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