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高校教师,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1. 应届生公开招聘。现在,学校官网每年都会公布一些招聘名额,但是,如果发现以下“量身定制”的条件,不要浪费时间去自讨没趣,如:“某国某大学某专业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N篇论文”。
2. 市内调动或者跨区域调动。市内调动的难度不小,特别是在两个学校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的情况下,而调动进入北京还是要受户口指标的限制。但是,同一主管部门之间的调动还是可行的。现在大多数调动都已不走这条路,而是走“人才引进”。
3. “人才引进”是一个专门术语。“人才引进”经费来自教育部专项开支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人才引进”的利益相当诱人,如:从一般院校进入211、985,子女和配偶户口进京,数十万到百万以上的安置费、科研费,而且校方的给付义务在“人才”做出任何贡献之前履行完毕,这是一方义务履行在先,另一方义务履行在后的项目,而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永远不能证明,但一定可以证伪。于是,就出现了花钱购买“人才引进”名额。学校多热衷“人才引进”,因为“引进”成本是政府负担的,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引进”的人才永远无从考察的,但确实有人得到了真金白银,这种方法与其说是发现人才,不如说是校方主导的一次财富再分配,而财富再分配的资金是全民贡献的。
4. “千人计划”。“千人计划”与“人才引进”有一些相似之处,而引进对象则是在国外已经成名的学者,但是,“钱多速来”的策略在这里并不成功:(1)校方缺乏信息评估国外专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专家,甚至写不出一份聘任外国专家的书面合同。相当一部分重金聘来的的外国专家,贡献连国内讲师都不如。(2)大部分外国专家不会放弃本国的教职,而是脚踩两只船,而校方完全没有经验和能力应对这种利益冲突、职业伦理和合同履行问题,给完钱就算完成了任务,故这一项目没有什么可持续性。如果一定要坚持下,最好是把这一项目外包给专门从事聘用业务的律所。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名目,如:行政岗位转教学岗位(适用于已经入职的行政人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