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1

如何写述职报告

当我们谈到述职报告有两种:
一种是如何包装——就是美化你的工作结果。
你去年的销售额是100万,今年的销售额是120万,没有达成KPI。但你在述职报告中,提到「今年比去年增长20%」看起来也比较正面。
 
另一种是如何思考——干了一年,你到底在做什么,有什么收获。
有些人很会包装自己,有时候能把坏事说成好事。这种人真的也挺……厉害的。
 
年轻时,也很抵触做述职汇报。总觉得有啥可写的,每天不就是那点事嘛,没啥值得写的啊。
但说到底,产生这种情况,不是因为你讨厌述职报告,而是你没办法把述职这事想清楚。自己的思路不够清晰。
 
建议:
1、工作的重点都有哪些?罗列出123来。
2、每个重点,你都做了哪些事?
3、你做的这些事,产生了哪些成绩,这部分是重点,一定要量化表达。不要说做的很好,而是说具体的数字。
4、后面说你的收获,你在这些事情上,有什么样的成长。这部分你可以举例说明,例如说有个项目当时难度很高,后来你们想了什么办法突破了等等。
 
不要把述职报告看成一种压力,而是看成自己总结提高的机会。
能不能把自己做的事情梳理清楚?
能不能总结工作经验?
能不能向他人表达清楚?
 
这些都需要有意识地训练。

价值不足靠互补

男女之间,夫妻之间,如果价值不如对方,怎么办?
 
忍,确实是一条路,但是憋屈啊。
 
有些男的很能赚钱,或者有特别的长处。
 
现在很多人教说,女方要自我成长,这个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是这个自我成长,是要跟男方变得一样强么?
这个路线注定是错误的,比如说赚钱这种能力,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学会的。
 
其实更应该做的,是弥补对方的短板。
 
任何长板很突出的人,短板一定也是比较突出的。
 
比如有些男的很能赚钱,但是在购物,在生活上,教育小孩上,根本没精力,一塌糊涂。
 
女方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把短板做起来。
 
你只要比男的强,男的就无可救药的依赖你。
 
你找的男人越优秀,那么你面临的竞争者越多,这些竞争者都是女人。
男人和男人竞争,女人和女人竞争,男人和女人从不竞争。
 
你只要这方面比其他女人强,就行了。
比如教育小孩这件事情,其他女人是没法替代你的,而这个男的未必有时间做。
但是这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
 
往这个方向去做,就比去搞什么赚钱要容易得多。

2023/12/30

无压灵感写作法

有些人手机不离身,各类微信群里聊天也很踊跃,但却说自己不会写作。其实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们的写作就像聊天一样简单。
 
以下这套流程我使用已久,效果不错,极大地减轻了我写小作文的阻力,可以说德芙般丝滑了。
 
我把它总结为四个步骤:
 
1、灵感来临,快速记录
 
当生活中发生有所触动的事,或者与他人的聊天碰撞令你产生了思考,这就是写作灵感来敲门的时机。
 
请务必利用好这个瞬间,不要耽搁,立即掏出手机记事本开始记录,想到什么就记什么。你的脑子里可能会涌现出一些感受,一些反驳意见,一些关键词,一些名人名言,诸如此类,通通记录下来。每行一条。
 
这个阶段只需要记下灵感的关键信息,作为后期完整表述的助记锚点。切忌追求完整表达,因为当你完整表达一个段落之后,其他的灵感可能已经忘却脑后了。
 
同时,这个阶段也不需要去记录当时的人物、故事、场景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是会在大脑里长久留存的,后面正式写作时完全可以重新回忆起来。
 
简而言之,主打快速记录,避免珍贵的灵感一闪而过消失无踪。
 
我在碰到触动比较深的时候(例如昨天跟23岁小伙子吃饭之后),大脑里的想法会像烟花一样炸裂开来,各种念头涌现。我会快速捕捉那些最闪亮的念头,很多时候都只来得及记录几个关键字。有时候还会借助语音来输入。
 
这个阶段的输出成果,是几行或者十几行看似毫无关联性的文字,每行就一两句话,甚至只有几个关键字。这些文字是破碎和无序的,几乎只有你自己能看得懂。
 
英文世界有个表达叫Brain Drump,"倾倒大脑",我觉得用来形容这个阶段很贴切。
 
2、整理想法,梳理结构
 
待灵感碎片全都捕捉进记事本之后,找个空闲的时间,最好使用电脑,开始集中对这些碎片文字进行完整表述了。逐一把句子补充完整,把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有了以上那些碎片信息作为记忆锚点,这个书写过程会比较流畅,因为你不需要再去苦思冥想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了。
 
我会建议 在 1/2 阶段使用支持手机和PC同步的大纲笔记软件,比如flomo、Twos、Tana等,好处是:
 
其一,这样1/2阶段就无需在多个app之间搬运文字,打开电脑就能直接看到手机上记录的内容,无阻书写。
 
其二、大纲类软件支持节点的上下拖拽排序、缩进缩出等功能,这样会非常方便地调整你的表达结构;必要时对单一节点进行 Zoom in/out切换,也会让你写作时更加专注。
 
一个提示,你无需按照第1阶段记录下来的文字顺序逐一进行完整表述,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那条记录开始。跟随自己的心流最重要,段落结构后面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另外,在1/2这两个阶段的间隙,通常大脑还会萦绕着这个写作主题一段时间(蔡格尼克效应),请随时掏出手机继续新增一条念头,或者记录一条待会如何修改的想法。这些都会给第2阶段的整理提供丰富的输入素材。
 
3、添加细节,形成草稿
 
第2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已经成型了,这个时候要做的是回忆和补充一些细节,包括事情发生时的前因后果和背景信息,例如第1 阶段提到的没来得及记录下来的人物、故事、场景等等。
 
这个阶段也是把你的读者请入对话过程中的时候了。想象你有个读者正在屏幕前与你对话,你要向他表达清楚,你是在什么机缘之下得到这个灵感的,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觉得这是一条值得记录的文章。把这些信息补充进你的写作里。
 
完成之后,就得到了一份正式的草稿。
 
4、通读修改,润色完善
 
最后这个阶段比较简单。从头到尾通读你的草稿并开始进一步编辑修改,主要做的是查漏补缺,删减冗余,改写句子等等。目标是让文章变得通顺易读。
 
一定要从头到尾多读几遍,读得越多,就越能觉察到表达别扭的地方,继续修改到满意为止。注意表达节奏的流畅性,注意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明显卡点等。如此修改数次。
 
当然,也不需要过度追求完美,除非你是专业作家。
 
当你完成了这整个工作,几乎立即就会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感,这种创作完成的及时反馈是极其强烈的。接下来就把它发布出去吧。
 
最后说一下,我这个流程比较适合灵感驱动型的写作,但灵感来源不稳定,不可控,不是每天都能碰到,所以应该是还属于写作的初级阶段,但应付生活中大部分情况足够了。
 
关于如何才能拥有稳定的创作节奏,这个我也还在摸索,大家有经验的也可以分享给我。

2023/12/29

为什么读书不如命、运那些重要?

有人问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为什么读书排这么靠后。
 
这是因为话是古人说的。古人那个社会环境凝固,读书的效果基本就一个:科举。别的没了。
你如果想读点别的书,比如什么兵法、策略,还有史书,那你可能要倒霉的。古中国文化非常灿烂,但是修成的精华书籍,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哪怕印刷术造纸已经非常发达了,书籍非常便宜了。一些书籍你是绝对不可能买得到的,偶尔得到一本都得悄悄的看,然后当传家宝。
 
举个例子吧:
戚继光将军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手把手教你从无到有挑兵源,组织建设军队,提升军队战斗力,改进装备,战阵训练,各种战术兵法。明朝有的兵书比这两本更好,只是后来被清人修四库全书给毁了而已。
你说李自成如果当年有这两本书,会是什么效果?那当然不能让民间轻易得到这种书了。
在这种凝固的社会体系下,普通人对成功这件事,是较为绝望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玄而又玄的命、运、风水、阴德方面。
 
那么在现代,读书意味着什么?读书意味着三点:知识、技能、信息。
当然,技能、信息、知识的载体不一定是书籍,也可以是网络、报纸、杂志、可靠的社会人脉——技能提升,知识丰富,信息接收得更多。
尤其是信息增多,对一个人的命运有没有帮助?看马云就知道了。
很多人一提马云就说他不是白手起家,他是官二代,他爸爸是正厅级。全国正厅级的子女累计到现在起码有几十万人,他们各个都成马云了?更别说他爸又不是什么实权正厅。马云做出成就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他自己都说过多少遍了:
因为追债去美国转了一圈,人生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那时候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就是有一种感觉这个东西一定会改变社会,于是回国立刻开始干。
他那时候做翻译社和英语培训创业已经挺有钱了,如果不转行,以后大概率会是俞敏洪这样的人物。这个,就充分说明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知识、技能,可以让一个人逆天改命。
 
绝大部分人认为读书没用,主要在于两点误区:
1,把读书和学历等同起来,学历只是一张纸,对于人生的加成微乎其微,最多找份几千块钱工作。想要工资很高,单纯靠学历是没用的。
2,只知道读书,不知道技能,知识,信息的重要性,永远都是死读书读死书,对于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比如上网,良性社交嗤之以鼻,只会呆板僵硬读书,从未磨炼过自己的技能,积累自己的知识。
 
读书只是一个形式载体,不是目标。目标是技能、知识、信息。如果可以获得信息,知识,技能,是否读书,不重要。而且信息和资本作用更高一些。
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哪怕富人做事全部都合法合规,这个悬殊也会增大。最主要就是因为信息和资本的作用。在自己的圈层里得到的信息,是穷人一辈子得不到的。得到了有资本,参与一把,就会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得到信息也没用,没这个资本。
 
这句话的后人还有添加: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及避凶,十三逢苦要无怨,十四不固执善恶,十五荣光因缘来。
这里面有很多因素都是比较虚玄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比较重要的:健康,精力,技能,知识,信息,情绪,心态,
个人和商业品牌,社交,人脉,时势,也就是所谓的运势……主要就是这些。
 
为什么没有把资本列进去?有资本等于成功,都得到成功了,就不需要研究这些了。
为什么把时势,即所谓的命运列最后一位?
首先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运比命更加重要。
命指的是一个人的出身和家境,天生的东西。运势足够了,可以大幅逆转你的天命,这个逆转可以是坏的也可以是好的。
王思聪,他就是典型的命好,但运程不佳,出身富贵,但是恋爱选择糟糕,创业投资选择也糟糕,赔了不少钱。
很多富二代都是典型的命好,运差,赶不上他们父辈当年的时势机会,困顿于一方,一般都会失败个几次就看开躺平不再乱搞。如果执迷不悟,就会逆转自己的天命,从富贵变普通,从普通变贫困。
 
既然运势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原因很简单,机会是可以自己靠头脑发掘的,也是可以选择的,更是可以靠行动来把握的。
 
信息,知识,技能这三点,构成了智慧和认知。
智慧认知不够发现不了机会,只会错过机会,哪怕没错过,也做不好,只会浪费机会。
因此健康,精力,技能,知识,信息,情绪,心态,个人和商业品牌,社交,人脉这些,是最重要的。

学历出身论

学历出身论是一个骗局,是穷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转移重点的骗局。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是清华毕业的,或者是美国名校毕业的,你会惊叹他是个人才。但是如果他告诉你他30岁年薪还是只有30万,每个月月光,买不起房,还被裁员了,找不到工作,你会觉得,不过尔尔。

这就是学历出身论的诡异之处。

学历出身论可以让你对一个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经常看到一个没什么成就的人,介绍自己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但其实呢?其实他原生家庭也没有钱,他自己也没有钱,他自己也没做出来过什么事,唯一的成就就是这个学历。

一个人对自己的标签——一般是自己的最高成就。也就是最值得宣传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学历总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标签,那这个人没有任何成就。
王思聪是伦敦大学学院毕业的——但是他的标签是首富的儿子,超级富二代。因为这个标签比学历值钱。

没成就的人,学校是你的背书,有成就的人,你是学校的背书。
一个学校之所以牛逼,是因为出了牛逼的人,不是因为出了你。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在于大师。是他的老师牛逼,是他出来了大师,而不是因为出了你。

学历出身论是一个骗局,是穷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转移重点的骗局。

他原生家庭没有钱,所以不值得骄傲。他自己也没有成就,所以也乏善可陈。但是一说自己的学校,似乎就成了自带光环的天使。而社会底层非常吃这一套——因为教育资源是穷人们唯一有可能触及到的资源。
政治资源穷人触及不到,商业资源穷人触及不到,就连当运动员当娱乐明星这种资源,穷人也触及不到。高考是穷人唯一的出路,虽然这个出路如果你没有创业能力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只有最底层的穷人才会羡慕一个家里没钱自己也没钱的高学历人才。

尤其是很多男人在找女人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男人特别在乎女人的学历——而忽略女人个人的人品、能力和家庭环境。
很多人说学历代表了这个人很聪明,有耐心。我没说有学历不好,在能选择的情况下,肯定高学历更好。不用神化这个东西所代表的能力——其实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历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考试能力,对考试的适应能力。一个就是家庭条件,你哪怕在中国连三本都没考上,去澳洲也能上一个五星大学。
你只要学习能力别太差,父母从小用点心监督一下,正常智力的人其实都是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的。这个东西对人的能力更强调执行和不要让孩子干其他活,家里不要老吵架,然后如果孩子笨一点,多补课,或者干脆出国上了,也是可以的。
这些,和人的工作能力、吃苦能力、深度学习能力有相关性,但没有因果关系。

2023/12/27

领导收拾人常用的五条策略

1、打入“冷宫”,将下属闲置到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对其不管不顾,不管下属干好干坏,或者表现的有多积极,都不置可否,这种“冷暴力”非常的可怕。

2、明知道下属的长处和优点,却偏偏不用,而是让下属做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情。更阴险的是,领导还会以培养和磨练下属的名义,来以这一招针对下属。

3、给下属安排高风险的工作任务,下属不去,那自不必说,正好给了领导收拾他的借口,下属若是去了,就很有可能会犯错,这时,领导就会让下属担责,借此惩罚下属。

4、寻找、搜集下属的把柄,以此控制下属,必要的时候,以此打压和收拾下属。人性是复杂的,若是没有把柄在手,很多领导都不可能彻底相信一个人;有把柄在手上,觉得自己随时都能以此收拾下属,领导自然就会比较放心地使用下属。

5、权力分化、制衡、架空。有些下属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很得人心,遇到这样的下属,领导一般会想办法打压、收拾,以保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为这个下属制造一个敌人,分化和制衡他的权力。

2023/12/25

职场成长的阶段性

网络上的职场类内容,总会无意识的告诉你,要把自己的职业做精做透,越是专业,越会升职加薪。

但在现实中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人不该用职业去限制、定义自己。

正确的逻辑其实是:公司要赚钱>你的专业可以为公司赚钱>公司雇用你。

也就是说,你的专业如果不能为公司赚钱,那再厉害也没用;如果能为公司赚到钱,你专业与否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只体现在中下层岗位;到了中上层,你的核心竞争力便从职业技能变成了行业经验;到了高层,你的核心竞争力则从行业经验上升到了资本控制(战略决策、人力管理、资金使用)。

这是个把自己从生产资料中解放出来的过程。

很多员工在成长道路上走弯路,就是被「职业」这个概念所蒙蔽,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时间长了也只是低水平的熟练工。

一味把自己当做生产资料,但人的产出是有上限的,到达自己的上限后,晋升自然也就停滞了。

2023/12/24

转:通过基站可以知道一个人多久之前的行踪?

现在手机让天罗地网成了现实。

某通信公司建维岗工作,所有公安部门需要协查犯罪嫌疑人手机位置的,都是经我手处理的。首先警察凭单位开具的写有某具体姓名的协查函,到公司综合部,综合部联系通信机房打印出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记录的基站编码,然后到建维部,我按基站编码标注出对应的基站,按天线的扇区、高度、俯仰角度等数据,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大致画出范围,并告知涉及边界漫游等特殊情况。如果在城区是外地流窜作案在本地没有落脚点的,一般都是网吧、旅馆等地方警察一搜,半个小时就抓住了,用假身份证也不行。如果是在农村,范围就大了,但是农村更好找人,现在每个村口、路口都有监控,农村人也少,凭画的范围结合监控也是分分钟搞定。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又不禁用各种软件定位功能的话,不用这么麻烦,分分钟找到你。

2023/12/23

感情的本质就是财富转移

感情的本质就是财富转移,没有其他本质,只不过披了一层基因外衣和情绪价值而已。
 
不要跟我说什么感情可以让两个人越来越好。
 
这种话术,在现实社会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存在。除非你是马云张瑛,俞敏洪夫妇,唐岩夫妇,薇娅夫妇。
 
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些特点,就是基本都是大学就认识在一起的情侣,然后认识的时候大家都很穷,能够在人生最穷的时候依然相信对方、欣赏对方,且同时双方都不矫情、且努力上进。
 
社会上认识的感情有没有好的感情?有。就是有钱人的感情,一个出钱一个出身体,一个出钱一个生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信任,但是不存在什么一起财富增量,一起进步。就是分工不同而已。也算是好的感情。比如张艺谋和周杰伦的感情。甚至是杨振宁的感情。
 
这种感情的特点是——男人出名出钱,女人出情绪出身体出孩子出陪伴,分工明确,且前提也是认识很久了,互相信任,才会结婚。甚至张艺谋领结婚证是对方已经生了3个孩子了,在一起10年才领的证,这种就是完全信任了。
 
同时这种感情还有一个特点——男人几乎都会比女人大15岁以上,甚至20岁30岁。这不是包养,就是正常的感情。也是单身两个人以长期在一起为目的培养的感情。你们不要认为一个年龄大的男人和一个年龄小的女人在一起就是包养关系,这很幼稚。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
 
有钱人,要么是有钱之前,就确定好了感情,然后一起奋斗,才有可能一起创造财富增量,一般就是大学就在一起了,互信很高。要么是有钱之后,找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彼此分工,但并不存在所谓的一起进步,或者创造财富增量,就是分工而已。就是男的已经有钱了,而且不靠女人赚钱,女人对赚钱也无帮助,就是分工。
 
普通人的感情,基本不存在财富增量,就是互相转移财富而已。要么女的转移男的财富,要么男的转移女的财富。没有财富增量的感情,基本就是一个财富转移的游戏,而且其实也没多少钱可以转移的。

2023/12/22

转行不是吃自助餐

转岗和转行特别难
 
这里的转,特指变的更好。如果变坏或者没变化那当然很简单。
这里说的困难不仅仅是普通人的困难,而是指对很多大佬,人中龙凤,都非常困难。
 
比如张磊,他毕业了被分配进了一家煤炭型国企,天天下乡考察调研,工作苦不堪言。
 
他转行靠的是以优秀的英语和成绩以及学历,申请上了耶鲁大学的商学院,才顺利转行。
 
再比如史玉柱,对公务员工作不满意,但是找不到什么下海的好机会,考上了深圳大学的研究生,来到深圳落脚慢慢打探消息,才顺利转行。
 
再比如段永平,毕业后被分配去了一家小工厂,工作很不如意,想转行也没好去处,考了人大的研究生,刷了个学历,才转行成功。
 
以上这些都是首富级别的巨富,年轻时候想转行也是极其困难的。而且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好像考研就是最好的转行办法。的确如此。
 
问题在于:你考得上吗?
就算考上了,你确定能顺利转行吗?
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考研所带来的回报率也很难讲。
 
那么对于现在的人,转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认知:
转行不是自助餐,你看上什么,随便拿,随便点,轻而易举就能获得。
 
所以,我想去高盛,想去摩根,想去麦肯锡,我随便选。除非你的爸爸讲李嘉诚,否则恐怕你在择业,转行,入行方面,没这个能力。
是的没错,如果是李嘉诚王健林之类人的儿子,他们首先搞个哈耶普斯麻沃的商学院学历就很简单,爸爸捐个千把万美元就轻松搞定了,毕业了以后用爸爸的名头打打电话,联络下熟人,以上这些超级大公司随便进,只是很多人嫌弃累嫌弃低三下四伺候人不肯去罢了。
具体案例你可以看看特朗普一家子,老特朗普就是个十亿富豪,小特朗普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总统,他学历就一般般,但是进沃顿很轻松,然后你就会发现特朗普家族的所有后代,几乎都是哈耶普沃这类顶级名校毕业,他的闺女,儿子,女婿,都是一水的名校研究生学历。
 
转行,或者说求职,择业,其实和相亲差不多。
普通人对相亲,也是一种天真的幻想甚至妄想,觉得可以吃自助餐,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模板,必须找到符合这个模板的才可以。
其实只有顶级富豪才能吃自助餐,看上什么工作什么公司,爸爸解决了,看上什么姑娘,秀下权势肌肉,基本也就到位了。
普通人,乃至普通富豪,都没这个奢侈,都不可能像吃自助餐一样,在事业和爱情上如此轻松。你没这能力或者家世资源,那就只能算球。
 
普通人的转行和相亲,属于一个对对碰的模式。大量接触各种人脉资源,见各种各样的人,去主动碰各种各样的机会。
这些机会,这些人,会出现你看上了,对方看不上你。
对方看上你了,你看不上对方。
对方和你都互相看不上。
这三种情况最常见。不是吃自助餐,更不是餐厅点单那么轻松容易。具体应该怎么做?
 
1,积累常识,而不是框定死的目标。
常识就是对哪些岗位是能够赚钱的,有些基本了解。但不要迅速圈定某一类或者某一个岗位目标,除了这个岗位都不考虑。
有这种想法是找死,还是那句话,你没资格吃这个自助餐和点餐。
2,大量的积累人脉,尤其是公司内部的人脉,尤其是公司内部赚钱岗位的人脉。
 
3,如果你的公司不行,没有什么赚钱岗位人脉可以碰到,那么就应该赶紧换行。
 
换到一个可以赚钱的行业,哪怕能进入那种公司里做行政和人事工作。具体行业和公司是什么,我不能清楚告诉你,因为这不是一个自助餐逻辑,而是一个相亲逻辑。
你得不断去调查哪些行业不错,哪几个可以,然后去慢慢投递,慢慢尝试。
把你看上对方看不上你,对方看上你你看不上对方,对方和你互相看不上的情况排除,幸运的到一个对方和你互相看得上的行业公司,才行,这个公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进得去。
 
然后重复以上的步骤2,积累公司内部人脉,试试转岗。这个步骤才是切实可行的。
 
求职不是自助餐,你想吃就能吃得到。
求职是相亲,恋爱等一系列的复杂方法论,要去提升自己,也要大量拓展人脉,还要学会技术高超的舔。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

什么叫组织中的政治行为?

在组织里,没有明文规定你必须去做,但这类行为对你的结果和利益有实际影响,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

比如拍马屁这种行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在管理制度员工手册里写上你必须做,必须对领导显示尊重。

但这个行为,会直接影响你的升职加薪。

你做的好,升的就快。
你做的不好,拍马屁拍马腿上去了,就完了。
你完全不做,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注意,这个行为不是因人而异的,不是说优秀的领导只看重能力,不需要拍马屁也会赏识我。

no,领导必须需要你主动拍马屁,才能注意到你。因为他精力有限,1对多人,你不主动他对你没印象,注意不到你。

如果你不拍马屁,领导就永远注意不到你。

对于这种政治行为的理解态度以及做法,决定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实:

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混的很差,非常平庸。

钱永远赚的少,永远都不够花。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政治行为的理解态度,基本只有3种:

1,天真否定,没有认知。觉得不存在什么政治行为,拍马屁搞人际关系根本没什么用,一切都要靠能力说话,也只有能力和好好工作才是有用的。

2,鄙夷不屑,愤世嫉俗。认为男人上位一定是靠谄媚,女人上位一定是靠性,一切政治行为都是肮脏的,都是恶心油腻的,瞧不起鄙视以及仇恨拍马屁的同事。

这两天有大量小青年给我留言说,不是不会,而是不屑。大致就是这种态度。

3,完全不会,心怀恐惧。看到领导就害怕,说句话就紧张,只想绕着走,尽可能不要和权力上层有任何联系,交流,安静如鸡是最好的。

以上3种态度,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点,大部分人是三种综合,每种都有。

如果是在体制内当文员,因为工作性质自带稳定,抱有这三种认知,其实也还好,顶多就是底层文员,但不至于失业被社会淘汰。

但如果是在企业里打工,工作没有任何稳定,却依旧抱有这三种认知,那么对自己的人生是危害无穷的。

为什么说政治行为非常重要,原因就在这里,不是说你不想升职就无所谓。

而是说你想不被社会淘汰,你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深耕。

而且现实里真正有能力的,都是深谙这套技术的。

在人民的名义原剧中,哪怕是如海瑞般刚正的易学习,也是精通这一套的。

他不是闷头做事,而是很会搞人际关系,把当年的田国富,钱秘书长,以及一堆清正廉明的官员都拉拢的很好,关系处的很不错,有口皆碑。

这种口碑不是只靠工作就可以实现的——李达康就没有这样的口碑。

主要还是得靠做人。

而且历史上哪怕是真正的海瑞,也并不排斥所谓的政治行为,依旧是有自己的政治盟友的。

2023/12/21

给普通人一些建议

希望你能把它们深深刻进脑子里
 
1、只要一件事本质是对你有益的,那就值得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而不去计较短期的得失,长期来看,回报率是极高的。
 
2、永远做能量的源泉,做乐观主义者,精神独立的人幸福指数非常高,他们总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治愈自身的方法,和这样的人相处会很愉快,人们也倾向于把机会交给他们。
 
3、务必一而再再而三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任何当下非常难的事儿,过个几年再回头看,不过是鸡毛蒜皮般渺小,千万不要一直让自己陷入在绝望中,要相信凡事都有办法,要么自己摔跤总结经验,要么找个好搭子帮你渡过难关,多去接触正能量的圈子,是非常好的自我激励方式。
 
4、以结果为导向去做事。
 
不要总说,我想要买房,想要发财。而是要量化你的目标,我想买房,我有多少钱,有哪些条件,哪个地方的房子比较适合我,然后去筛选去对比。把我想要变成我知道怎么做,就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如何返贫

让中产返贫最好的方法是创业,让富豪返贫最好的方法是结婚。

为什么让中产返贫最好的方法是创业?

一个是中产家庭没有生产资料给你继承,一个是中产家庭没有商业经验,一个是中产自己本身也是打工出来的。他的钱都是通过打工和劳动赚到的,很少的一点钱而已,买个房也得负债,父母房子多一点也是因为买得早或者拆迁了。

他既没有经商的传统教授给你经验,又没有生产资料继承给你,需要你从0开始创业,就算家里有几套房子,这个钱和创业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后大部分中产去创业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了。35岁中年危机了,被裁员了,然后此时工作了10年、父母给了一点钱、有了100万存款,他没做过生意,也不知道做生意的节奏,他会觉得我投资越多,赚钱几率越大。

一把进去,梭哈了。或者加盟别人了。直接就死了。

创过业的人都知道,创业前两年是赚不到钱的,基本上只要前两年你投资太多,都会死。无论你做什么都一样的。他和打工的节奏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你打工时间太久了、年龄大了,你会非常焦虑的。大概率会死。

尤其是大部分人其实没啥技能,只能去加盟一个饭店或者酒店啥的。酒店都不是一般人能加盟的了。

哪怕是做自媒体,前两年也是赚不到钱的,更别提其他的生意了。我们以前创业的时候,前两年烧了很多融资,幸好是烧的投资人的钱,否则如果烧自己的钱,我们早死了。

那为什么让富豪返贫最好的方法是结婚?

因为婚姻法,这里不只是指的中国的婚姻法,中国的婚姻法问题肯定是非常大的。其实欧美的也不怎么样。只不过欧美人均收入高,大家压力没那么大,人没那么市侩而已,但其实欧美生育率和结婚率也很低了。

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结婚是没有任何正收益的。

你不要跟我提孩子,首先孩子本身就是负资产,而且孩子是两个人共同的孩子,很多时候还是女人换取生存资源的筹码。其次,想要孩子本身是不需要结婚的。因为生育是一个生物功能,婚姻是一个法律问题和财产问题。

而且这个法律是严重倾向于穷人的,这个财产问题是完全不尊重你的财务贡献的——它会直接假设你们是平等的,哪怕你掏了再多钱,它默认你们的贡献是一样的,对富人来说,只有处罚,没有奖励。

富人结婚无异于自杀。完全不尊重自己的财富。

哪怕你是比尔盖茨,哪怕公司完全是你婚前创办的,其实比尔盖茨结婚的时候,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10亿美元级别的亿万富翁了。结果离婚要分走一半的钱。贝索斯、Google创始人,汤姆克鲁斯都一样的。

如果你还没他们有钱,甚至如果对方再狠一点,你可以直接返贫了。

再有钱的人,一辈子都受不了离几次婚的。而穷人完全无所谓的。别提什么婚前协议,这个尤其是在中国,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包括法院、对方家庭,非常麻烦。如果你再特别有钱、很有名气,基本上就是被搞死。

万维钢论规划之于目标

好东西从来都不是按照某个目标刻意计划出来的
因此,如果你一开始就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你就走不远。目标会窄化你的探索范围。对伟大事业来说,目标具有误导性。考察科技发展史,好东西从来都不是按照某个目标刻意计划出来的,而是一个接一个自动发展出来的。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最早用的是自行车技术——此前无数人曾经想要发明飞机,谁也没想到首先飞上天的是“自行车”制造商;微波技术本来是用于驱动雷达磁控管的一个部件,意外成就了微波炉;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用的是电子管,但电子管根本就不是为了计算机而发明的……
伟大不是目标指引的结果,因为通往伟大的路线从来都不是直线,很多时候快反而就是慢——没有特殊目标,每次只是选择下一块踏脚石,你反而能找到珍宝。

2023/12/20

富人的信任圈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句话是简奥斯丁讽刺世俗社会和各类八婆的名句,但就有钱单身汉而言,其实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的确称得上是真理。

这是因为有所成就的人,很不方便再找到什么至交好友。

有了钱以后,身边人基本只有两类:

一类是塑料兄弟,大家都是同行,或者都有钱,表面都很客气,互相交流,偶尔见到都很和谐。

但其实背地里都巴不得你赶紧完蛋,看到你坏消息就开心。

比如大D,他各类论坛晚会看到什么二马雷布斯,大家肯定和谐友爱,满脸微笑,互相交流,特别和谐。

但是你觉得大D和这些人吃完饭,会周末私下里,一块打打牌钓钓鱼当私人朋友那么相处吗?

你看明州事件一来,微博直接给大D置顶一个月头条——这是私下好朋友能干出来的事?

所以都是表面塑料兄弟而已。

另一类就更糟糕,比塑料兄弟还差劲,简直就是砒霜兄弟。

这类兄弟就是千方百计想要你的钱,想从你那掏钱,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想要你的钱,并且底气十足毫无羞愧,反正你有的是钱,这么点小钱都不肯给,也太小气了你。

面对这种人生局面,有钱的单身汉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组建团队和部下,但这样没法交心,只有部下和团队,干活陪玩可以,交流基本没有。

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成龙,成家班几百人,每天陪玩,靠着他吃饭,也不怕别的势力,毕竟没人比成家班还能打,保镖钱都省了,去任何地方都是一呼百应全场的消费由成龙大哥买单,一年生活费就过千万港币。

周杰伦也类似,不过他都是招来几个发小还有公司里玩的好的,专业陪玩,到处去旅游。

有个美剧叫明星伙伴entourage,就是讲这回事,大明星在好莱坞混好了立刻把3个发小叫来,一个当经纪人,一个当经理,还有一个啥也不会没能耐,就当个司机陪玩,大家一起围绕着明星为核心,天天吃喝玩乐嫖赌吃。entourage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跟班」。

这类部下很精明能干非常得力,也很安全,尽心尽力,缺点就是陪玩可以,但没法交心。

情感需求还是满足不了。

只有自己演讲吹牛,下属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所有人都是迎合应和,得不到什么交流和不同见解。

为了满足真正交心的情感需求,这时候也只剩下一种选择了:

组建家庭,生个孩子。

对于婚姻关系的本质,任何一个有成就的男性对此的见解,可能都不如雄霸。

雄霸对聂风的老娘说过一句话:

你以为我会要你吗?像你这种沉迷权势富贵的女人不配与我平起平坐。

换言之,他认可自己的老婆是和自己平起平坐,完全平等的。

不是自己的部下,团队,而是平等交流。

雄霸和幽若娘亲当年,可能也有一段非常高质量的感情关系。

也只有这种平等关系,才有可能存在情感交流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有钱人,有了闲暇时间,都更喜欢陪自己老婆孩子一块玩。

你作为单身汉,哪怕想约他们,也没辙,没人会愿意把时间给你。

所以步入中年后,唯一剩下的可靠朋友,只有自己老婆孩子。

当然这个是针对正常且有成就的男性。

有些男性婚后不愿意回家,原因有两个:

1,失败,撸瑟,飞利尔,只有在外和兄弟的吹牛才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虚荣心始终没有被满足过,无法接受家庭的鸡毛蒜皮,从来都没有过钱,没有被人惦记坑害的经历,所以始终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价值观取向比较封建,更喜欢跟班和部下的吹捧虚荣满足,内心深处从来都没有过「平等交流理解尊重」的需要,永远都是自己为焦点核心高高在上长辈,别人都是下位,自己非常排斥平等的感觉。

雄霸认为妻子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成龙不可能认为林凤娇和房祖名是跟他平起平坐的人,相比较小家庭,他更喜欢几百个人一块吃饭,围绕着他一人吹捧。

这类男性在当代也有一些,比如大D,带着丈母娘老婆出国,然后离开家庭,去跟部下们酒会,接受部下吹捧和大学女生的青睐,外界让他觉得更精彩。

不过这个也是他当年选择的必然结果,非要选一个比自己小那么多,而且除了漂亮一无是处毫无优点的老婆,本质上就不可能有什么平等交流。

2023/12/16

吐血整理!各行业精选付费课程资料合集!(附防水图)

prepperacademy shared this article with you from Inoreader

各行业精选付费课程合集,包含CAD教程、PR教程、PS高级教程、沟通交流课程、手语培训、

舞蹈教程、摄影调色合集、视频剪辑制作付费教程合集、Office教程合集、Python全套教程、

AE入门教程、AU高清视频教程等等,共计1TB(资源在末尾哦)


wRVjGAFr.png

 
kBA3N2M2.png

 
Dit2iCRv.png

 
E1yVsG8P.png

 
suHYz5tC.png

 
jGH8K5WU.png

 


防水图(资源在末尾)


f1dqn2eQ.jpg

 
zKC3noua.jpg

 
pDCL1h7g.jpg

 
QpgBXWFw.jpg 




点此获取资源或者复制https://pan.quark.cn/s/e4ad92798ca6

两性专题大合集点此或者复制https://pan.quark.cn/s/eabfb3f922d0

大尺度未删减美剧合集点此或者复制https://pan.quark.cn/s/431891231e4e


两性专题和未删减美剧已做表格几十K


已上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收集,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用爱发电,仅供私下交流学习之用。
请勿随意转载,所有版权归原企业(用户)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联系删除 ,谢谢

赞(7)
View on Web

2023/12/15

如何结交真心朋友

成年以后还要找真心的朋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幼稚滑稽的事情。

所谓的「真心」朋友,就是落人口实,把自己的致命弱点展现给世界看。这种交友模式和态度,本质上就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你在赌你会不会被枪打死。
运气好,你这个朋友对你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运气不好,你这个朋友随时有能力给你致命一击。而且这个和运气关系不太大,和你的升迁关系很大。
如果你升迁了,那么你的真心朋友就有非常大的概率,会把你的那些弱点抖出来,给你致命一击。这是人之常情。

什么叫兄弟?什么叫闺蜜?兄弟闺蜜就是:又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在你屌丝的时候,一钱不值,最容易结交真心朋友。
等你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金钱,基本就不可能结交到什么真心朋友,你以前的真心朋友,还有很大概率给你造成困扰和阻碍。

如果你现在有真心朋友,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你不够优秀,或者你根本不知道你那个真心朋友面具背后到底在想什么,人家隐藏的比较深,或者降维打击把你拿捏罢了。

2023/12/14

四种公认有效的学习法

当代被证明最有效率的四个学习方法:
 
1、费曼学习法
曾经有一个农民让自己的孩子从学校回来之后,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讲给自己听。这样他也可以学到知识了。可没想到,他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此特别优异,最终考上了清华。
 
这个农民无意中采用的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个学习方法是诺奖获得者费曼提出来,然后由后人总结发展出来的。其核心就是先阅读大量资料,然后找出其中的知识,再把这个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讲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
 
如果对方不懂,就去查看问题出在哪,回去再学习,再讲述,直到对方学懂为止。
这里面的秘密就是输出。
 
一直以来,学习都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但是只输入不输出,是无法真正掌握。
 
孩子只有把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最终输出,这个知识他才能掌握,而且通过输入再输出,再讲解,再简化。重复一段内容,这样学下来的知识最为牢固。
 
比如读《史记》,读某个传时,就可以试着把一段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讲给别人听。
 
所以,现在有的老师会让孩子回去复述学到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应用费曼学习法。
 
2、SQ3R 阅读法
SQ3R代表着五个单词:Survey(浏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复述),Review(复习)
在学习之前,先把内容大概浏览一遍,然后在这个浏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讲什么的,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深入阅读。通过阅读找出答案。
 
最后关上书,自己复述一遍,这个书是讲什么的,然后我们先有什么问题,这个书是怎么解决。
 
最后是进行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这五步下来,这个书的内容就能够被真正的吸收。
 
3、西蒙学习法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表示:"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 6 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这个速度太惊人了,怎么做到呢?
 
就是集中火力狂攻一点。西蒙认为一门学问大概有五万个信息块,一个人大概记一个信息块需要一分半钟,所以五万块大概需要一千个小时,一星期学四十个小时,六个月就可以搞定。
 
但要注意的是,这六个月必须全神投入这一门学习。我们现在学校的学习其实是分散的,同时要学好多门,这样造成没办法主攻一门。
 
曾经有学生专门拿六个月来攻数学,只学数学,这样数学成绩提高很快。数学提高上去之后,再去搞物理化学等等。一个一个的攻破。
 
这样的好处,可以集中学习,重点突破。缺点是需要抽一段时间反顾,以免学别的东西时,前面的东西就忘了。
 
4、思维导图学习法
这些年最火的学习方法。这是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的,他曾经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被称为记忆力之父。全世界的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大脑先生,他还是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专门帮助人提高记忆力。
 
他发明的思维导图的方法其实是跟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原理一样。利用图形让孩子用最少的例子学知识,然后用更少的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一定要训练孩子从小整理知识,把信息压缩成知识的能力。在这个方面,最有效的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把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转化为知识的过程。现在思维导图已经成为知识展示最常用的手段,大家可以去看学霸日记、老师的教案,几乎全是用思维导图来做的
 

如何当好主管

初级管理者,比起领导,更像是老师傅带徒弟。

这个阶段的管理者,自身也要在一线做事,更多的起到的是带头冲锋的角色。

你的领导力来自于你的专业能力。

同事觉得你能力强,跟着你做事很舒服,不坑队友不给同事制造麻烦,那大家自然愿意配合你的工作。

这个阶段,最核心的是两件事。

1、完成自己的KPI。

2、把任务分配好。

大多数初级管理者的核心问题在于,他们并不能有效的把任务分配清楚。

本博客我之前写过一篇,回顾一下。

领导者的核心技能:任务分解

写一个看似很细节很简单,但实际上极难的部分吧。

任务分解是领导者最核心的技能之一。

这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太难了。

任务分解不过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N个小任务,但真正实践起来,却需要面临诸多问题:

1、产生任务的背景(领导者的战略决策)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它和我们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非做不可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定义任务(对任务的理解)

任务的目标是什么?是否足够的精准、可量化?

任务的执行边界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

任务的重心在哪里?内容的主次是怎样的?

任务涉及的内容有哪些?

任务的质量如何评估?是否有精确的标准,可量化?

任务的收益、风险、成本各是怎样的?

3、如何分解任务

一个大任务怎样分解成N个小任务,这样分的原因是什么?(对任务的解构)

若干小任务,怎样分配给团队成员,分配策略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团队成员是否有能力执行任务?

团队成员是否适合完成该任务?

团队成员是否能高效的执行任务?

是否可以将任务内容以业务逻辑循序(大任务-小任务)拆分到最基本单元,并按照时间线逐级分解成年、月、日的具体工作内容?

4、如何评估任务风险、建立风控机制

任务是否存在明确、潜在的风险?

任务是否有延期的可能性?

单一、若干团队成员的工作出问题怎么办?

遇到不可控、意外突发事件,是否有后备方案?

5、任务的交付

是否能清晰、准确的向团队成员传达任务?

怎样确定团队成员对任务的理解是正确的?

团队成员对任务的优先级是否有明确认识?

需协作的成员,是否清楚,他们的协作流程、对接人、需调用的资源有哪些?

团队成员是否对任务目标、评估标准、执行周期有明确认识?

6、任务的追踪

任务追踪的周期是怎样的?

任务的阶段性结果怎么评估?

是否有阶段性的任务总结与调整机制?

是否能通过阶段性总结解决问题或规避问题的发生?

7、效率优化

作为领导者,是否有持续帮助成员调整方向、总结提高的能力?

作为领导者,是否能团结成员,提振团队士气,增强团队战斗力?

作为领导者,是否能得到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可,所发布的命令是否会令成员产生质疑?

作为领导者,是否能在团队内部培养高效做事、热爱学习、专业融洽的沟通方式?

还有很多细节,就不一一多讲了。

大多数领导者,被下属骂傻逼,表面上看,要么是沟通问题,要么是待遇问题,但更深入的去分析,绝大多数都是任务分解的问题。

小公司管理者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他们管理团队的方式,就是老师傅带徒弟。

大公司的(部分中层)管理者缺乏这样的意识,因为在公司业务稳定的情况下,大多数事务已经非常标准化,大家都只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按部就班的12345即可。

大公司的高层虽然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由于自身掌握的资源非常充足,(部分)管理者通常是不太在乎这件事的,在非关键任务上(他们自己认为的),他们也乐于拍脑袋解决问题——充足的资源可以抵消效率上的不足。
(其实近期互联网公司疯狂裁员,有很多公司、业务线并非是因为财务问题,更多的是当初互联网泡沫时期,有太多拍脑袋搞起来的业务、搭建起来的团队了,这种低效试错的部分,在资金充足时期还好,到了现在,无法产生价值自然是要被精简的。)

在任务拆解方面,其实感触最深的绝大多数都是创业者,受资源、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团队管理、人才吸引难度等多种限制,他们必须要严苛的要求自己,才能尽量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任务拆解,需要领导者对业务、组织、市场、人心都有很深刻的认识,同时自身也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沟通能力与业务能力。

没什么特别好的学习办法,就是得多练。不练再多的理论都白搭。

看领导者的水平,只需要看他在未知领域,如何进行探索性的任务拆分,就可以了解大概。

最后分享一个新晋管理者很容易忽略的细节。

年轻的领导者在做任务分解时,阻碍他们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业务能力,而是对繁琐的耐受性。

年轻的领导者,常常下意识的会以自己为「假想任务接受者」来分解任务,不习惯也不耐烦对任务细节进行说明与填充,他们总希望,自己说个差不多,对方就能心领神会。但实际上,领导与下属之间存在非常多的信息差需要被拉平,下属通常也很难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整体,所以年轻的领导者一定要多耐心,多思考细节,多与成员沟通。